第9章 沉疴与新疾
寒江孤影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调研车队离开经开区,驶向位于老城区的城北片区。车内的气氛依旧凝重,周明光副市长闭目不语,显然还在思索物流园项目暴露出的问题。江辰抓紧时间,在笔记本上补充刚才记录的细节和自己的思考。 城北片区是清源市较早发展的区域,街道狭窄,建筑密集,基础设施老化严重。车队在一条名为“幸福路”的街道旁停下。这里正是“城北片区老旧管网改造工程(一期)”的施工路段。 与物流园项目的停滞不同,这里倒是有施工的迹象。但景象同样不容乐观:半条街被开挖,露出深浅不一的沟壑,各种新旧管道裸露在外,施工材料堆放杂乱。工程进度明显缓慢,只有零星的工人在作业,显得有气无力。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 负责此项目的市住建局、城建投公司以及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早已在此等候,脸上都带着忐忑不安的神情。 周明光下车,没有急着听汇报,而是沿着开挖的路段走了几十米,仔细查看施工情况,眉头越皱越紧。他看到部分回填的土方没有夯实,看到新旧管道接口处处理粗糙,甚至看到有污水从一处临时封堵不严的旧管道中渗漏出来。 “这就是你们干的工程”周明光指着现场的乱象,语气冰冷,“进度滞后半年,就干成这个样子质量如何保证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考虑到了吗” 住建局局长李强硬着头皮上前解释:“市长,这个项目滞后,主要是……主要是资金拨付流程比较慢,影响了材料采购和施工队伍积极性。另外,部分居民对施工期间的出行、噪音有些意见,协调工作也占用了大量时间。” “资金流程慢”周明光看向陪同调研的财政局副局长,“怎么回事” 财政局副局长连忙回答:“市长,市级城建资金盘子紧张,所有项目都是按进度和流程审核拨付,这个项目前期因为设计方案调整,确实影响了请款。” “设计方案调整”周明光目光锐利地转向李强。 李强额角见汗:“是,最初的设计对地下管线复杂性预估不足,施工中发现与实际不符,不得不进行了优化调整,走流程报批耽误了时间。” 各方都在陈述理由,听起来似乎都有苦衷。但江辰听着这些汇报,结合他之前准备的资料,却察觉出其中的问题。资金流程是常规问题,设计调整也情有可原,但现场管理的混乱和施工质量的粗糙,显然不是这两个理由能完全解释的。 这时,几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被街道工作人员引导着走了过来。一位戴着眼镜、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先生开口了,语气带着不满: “领导,我们不是不支持改造,这破管道确实该换了,天天堵,味道也大。可你们这施工也太折腾人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路挖开就不怎么管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这污水还往外渗,卫生状况让人担心啊!我们反映多次,就是没人彻底解决!” 另一位大妈补充道:“就是!说是惠民工程,可没感觉多惠民,反倒给我们添了不少堵!你们能不能有点效率,要干就利索干完!” 居民的抱怨直指核心——施工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缺乏对民众切身利益的关怀。 周明光耐心听完居民的诉求,脸色更加难看。他没有立即批评哪个部门,而是对随行的市府办工作人员吩咐:“把居民反映的问题,一条条记清楚。” 然后,他看向眼前几位部门负责人,沉声道:“你们都听到了资金、流程、设计调整,这些都是客观原因,但不是工作干成这样的借口!我看核心问题,是责任心的缺失,是管理上的粗放,是缺乏对群众利益的敬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惠民工程,不能变成扰民工程,更不能变成烂尾工程!我现在明确几点:第一,住建局牵头,城建投具体负责,一周内拿出详细的、可行的赶工方案和现场管理整改措施,我要看!第二,财政局配合,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优化流程,确保后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能再因为资金问题影响进度!第三,街道办事处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沟通解释,但更要督促施工方文明施工,尽量减少扰民!” “是!市长!”几位负责人连忙应声。 “这个项目,我会持续关注。”周明光最后留下一句话,转身走向车队。 回程的路上,江辰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一天之内,两个项目,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却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政策执行层面的变形走样,以及部分干部担当精神的缺失。物流园项目可能涉及更深层的利益和作风问题,而城北管网项目则典型地反映了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 他再次感受到肩上那份记录和整理职责的分量。他不仅要记下领导指示,更要客观还原问题真相,为后续的督办和决策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江辰,”周明光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车内的沉默,“今天这两个点,你觉得,共性在哪里” 又一个问题抛了过来,比上一个更加宏观,也更具深度。 江辰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对他洞察力和总结能力的考验。他思考片刻,谨慎而清晰地回答: “市长,我认为共性在于‘落实’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好的政策、必要的项目,在从文件走向现场的过程中,遇到了执行层的‘中梗阻’。这种‘梗阻’,可能源于利益驱使(如征拆可能的不公),也可能源于官僚习气(如资金流程僵化、管理粗放),但最终都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延误了发展,辜负了民生期待。解决之道,恐怕不仅在于事后督查,更在于建立更有效的、贯穿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让‘落实’不敢懈怠、不能敷衍。” 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尝试从现象提炼本质,并提出了机制建设的思考方向。 周明光听完,再次从后视镜里看了江辰一眼,这一次,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他没有再说话,重新闭上了眼睛。 但江辰知道,自己的回答,应该没有让领导失望。 这次调研,如同一次深入肌体的诊断,让他看到了清源市繁华表象下隐藏的“沉疴”与“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