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长远发展基础的持续夯实
寒江孤影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应对当下挑战、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江辰始终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深知,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眼前问题、完成年度指标,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之以恒地夯实那些管根本、利长远的发展基础。这些基础性工作,或许见效慢,不易显山露水,却决定着发展的潜力和韧性,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主政清河市一段时间后,他更加有意识地推动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致力于为清河的可持续发展蓄积强大后劲。 首要任务是持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江辰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生态。他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不仅关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等量化指标,更注重创新体系的构建。一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在清河布局或设立分支,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和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这些工作投入大、周期长,但江辰坚信,只有把创新的根基打牢,清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其次是着力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基础。他主导修订了全市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强调适度超前、绿色智能、安全高效。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被提上日程:推进连接周边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项目,构建“轨道上的清河”;规划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算力水平,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系统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更新,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绿色能源项目建设。这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但其带来的网络效应和外溢效益,将为清河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不断夯实人力资本基础。江辰将人力资源视为最宝贵的资源。他要求教育部门不仅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更要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在清河都能找到舞台、实现价值。他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资。 四是坚决夯实生态环境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江辰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环保底线不动摇。他推动实施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他认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五是持续优化制度环境基础。他致力于将清河打造成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标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增强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他明白,好的制度环境能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内生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六是培育厚植文化精神基础。江辰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他支持挖掘和保护清河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城市文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营造开放包容、崇尚实干、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他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夯实这些长远发展基础,需要巨大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这些工作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亮眼的政绩数据,甚至可能因为投入巨大而影响即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江辰在市委常委会和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努力创造“显绩”,也要注重创造“潜绩”;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他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有“栽树”的胸怀,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清河市在编制规划、安排投资、考核评价时,都更加注重对长远发展基础的考量。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项目得以启动或加速推进。干部队伍中,关注长远、注重基础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的持续努力,如同静水深流,虽然不易察觉,却深刻地改变着清河市发展的基本面,为其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蓄积着磅礴而持久的力量。这项工作,考验着主政者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也必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