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与适应性调整
寒江孤影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三项制度创新试点成效的初步显现和经验总结的完成,如何将点上探索的成功做法,转化为面上推广的可行方案,成为清河市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试点经验的价值在于其可复制、可推广性,但推广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基础条件、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差异性,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调整,才能确保“南橘北枳”的现象不发生。江辰高度重视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他要求市委改革办牵头,制定周密的推广方案,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全市。 推广工作首先面临的是经验提炼与标准化的问题。试点经验来源于具体实践,往往包含大量细节和特定情境下的应对策略。直接将这些具体操作全盘推广,可能会因条件不符而水土不服。江辰指示,必须对试点经验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提炼,抓住其本质规律和核心机制,形成相对标准化、可操作的工作指引。例如,对于“亩均论英雄”改革,核心是建立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推广方案不能简单要求各县区照搬经开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是要明确其基本原则(如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差别化、动态调整)、关键环节(如数据采集与核实、评价模型构建、结果应用与反馈)和底线要求(如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指标权重、分类标准、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探索。对于“社区治理共同体”,核心是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协同共治格局。推广方案应侧重于明确组织架构、运行规则、参与主体权责边界等框架性要求,而非规定具体的议事流程或活动形式。 接下来是推广范围与节奏的把握。江辰主张采取分批次、分层级稳步推进的策略。他不赞成“一刀切”式的全市齐步走,而是根据各地区的发展基础、改革意愿和承接能力,确定首批推广单位、重点推广单位和后续跟进单位。对于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县区或领域,鼓励其率先全面推行,打造升级版;对于条件尚不完善的,允许其选择部分核心内容或在其辖区内选择部分单位进行再试点,逐步扩大范围;对于特殊情况地区,如生态保护区、农业主导区等,则要求其聚焦核心理念,探索符合自身功能定位的实现形式。例如,“亩均论英雄”改革,可先在省级以上园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区推广;“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可先从城市社区和条件较好的城镇社区起步,再逐步向农村新社区延伸;“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则优先在民生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需求迫切、基础较好的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最重要的环节是推广过程中的适应性调整。这是确保经验落地生根的关键。江辰要求,各推广单位必须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推广工作专班,在深入学习领会试点经验精髓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本地本领域现状调研,精准识别与试点地区的差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本地化实施方案。市委改革办、各试点原牵头单位要组成指导组,下沉一线,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但绝不越俎代庖。 在实际推广中,各种适应性挑战层出不穷。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清川县推广“亩均论英雄”理念时,当地反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数据采集难度大,且过于严格的要素约束可能制约发展。指导组与清川县反复研讨后,调整了推广重点:现阶段更侧重于建立企业绩效档案,加强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引导企业树立“亩均效益”意识,逐步规范发展,而非立即实施强有力的差别化政策。在偏远山区乡镇推广“社区治理共同体”时,面临组织资源匮乏、居民居住分散、传统宗族势力影响等问题。当地探索将治理重心下移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发挥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结合当地习俗,探索建立“院坝会”、“祠堂议事”等更接地气的协商形式。在推广数据共享应用时,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因上级系统壁垒、安全要求高等原因,推进困难。市里一方面加强向上沟通汇报,争取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在区域治理、民生服务等地方事权范围内率先突破,通过建设地方数据平台,整合区域内可共享的数据资源,先易后难,逐步深化。 为了及时掌握推广情况,江辰推动建立了动态监测与评估调整机制。要求推广单位定期报送工作进展、遇到问题及调整措施。市委改革办定期汇总分析,编发推广动态简报,组织经验交流会和问题研讨会,让推广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推广中出现的普遍性难题,及时组织力量研究破解;对于发现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反哺试点经验,形成“试点-总结-推广-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江辰在多次推广工作调度会上强调,推广试点经验,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不能用一个模子套到底。要把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促进了高质量发展、是否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推广成效的根本标准。要警惕形式主义,避免为了推广而推广,防止“新瓶装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