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醒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来扶她走走。”赵惊弦瞧着有趣,走到两人跟前,蹲下身,将那小娃娃轻轻揽入怀中。 小鲤却不乐意让他扶,努力甩着藕节似的小胳膊,兀自摇摇晃晃地往前挣。 “哈哈。”她那倔强的小模样把赵惊弦逗笑了。 他转头问赵攸:“她每日都这样走吗” 赵攸点头:“正是学步的时候,好奇心重得很,只要醒着,就总想站起来走。” 赵惊弦又问:“那岂不是要时时有人扶着” “怕她摔着,我和嫂子只能轮流扶着她走。” 赵惊弦皱眉:“那你们扶着她,岂不是做不了旁的事了。” “反正白日里也无事可做,陪着小鲤正好。”赵攸倒觉得挺好,若非有小鲤,真不知该做些什么打发时间。 赵惊弦随着小鲤缓慢挪步,忽地想起前几日同陈牙人看房时,在一条巷弄里见过一架竹制小车。 一个幼童被围在小车里,蹒跚学步也摔不着。 “开饭了。”赵母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赵惊弦抱起小鲤:“来了。” 午食是一荤两素,配着暄软的白面馒头。 饭毕,赵惊弦便出了门。 他径直去寻木作铺子。那竹制小车工艺精巧,必是出自专门的手艺人之手。 到了铺子,见一位木匠正低头打磨木板。 “叨扰,请问贵铺可会做给幼儿学步用的竹制小车” “你说的是竹编小推车吧,这我会做,来找我定这物事的人可不少。”老练的木匠一听便知他说的是何物。 找对地方了,赵惊弦心中一喜:“敢问做一架需多少银钱” “料钱倒不贵,主要是手工费事些,”木匠显然接过不少单,说得干脆,“一两银子,不讲价。” 赵惊弦付了二百文定金定下一辆,约好半月后来取时再付清余款。 入夜,赵母将小鲤抱走,玉娘便知晓今夜会发生什么。 姚秀那双近乎麻木绝望的眼睛,不可避免地浮现在她眼前。 那眼神如同烙印,深深刻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赵惊弦不愿见她落泪,便将脸埋进她的颈窝。 半夜,玉娘独自在屋里,彻夜未眠。 次日,见她形容憔悴,眼睑泛青,全家都以为她病了。 “怎么又这副病恹恹的样子”赵母率先问道。 玉娘声音低微:“不妨事,歇歇便好。” 待赵母出了门,赵惊弦看着她苍白的脸:“还是去瞧瞧大夫吧。上次你也这般说,后来病得那样重。” 玉娘避开他的目光:“只是昨夜没睡安稳,晌午歇个觉就好了。” “既没睡好,快回房躺着。小鲤我来看着,午饭也由我来张罗。”赵惊弦不由分说揽下活计。 见玉娘仍站着不动,他低头,直视着她的眼睛:“你可是因昨夜的事才未能安眠我说过,你无需有负担。便是大哥泉下有知,也定不会怪你。这世道,一个女人若无儿子傍身,会活得多艰辛,他是明白的。” “他真的不会怪我吗”玉娘抑制不住掩面哭泣,肩膀微微颤抖,声音从指缝间泄出,带着破碎的哽咽。 微风轻拂,撩起她额前几缕散落的青丝,露出光洁却苍白的额头。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纤细单薄,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她吹散。 赵惊弦的心被那低泣狠狠揪了一下。他未加思索,手臂已先一步动作,环住了她微微颤抖的肩膀。这个动作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却又小心地控制着,并非完全的拥抱,更像是一种支撑,迫使她无法再躲避他的视线。 “看着我。”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试图安抚却又异常执拗的坚定。他让她不得不抬起头,那双蓄满泪水的眼睛被迫直直地望进他深邃的眼眸里。 他紧紧锁着她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而缓慢:“他绝不会怪你。他离家前便交代过我,若是他回不来,就给你另寻一户对你好的人家,如今你只是生个儿子给你留个依靠,他又怎会怪你呢。” 他的眼神里混杂着复杂的情绪:有不容置疑的肯定,有对她痛苦的疼惜,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试图抹平这负罪感的急切。 玉娘的身体僵硬,泪水无声地滑过苍白的脸颊,洇湿了衣襟。 “可是他说过小鲤很好,有小鲤就够了。”她声音哽咽,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执拗。 阳光照在玉娘泪痕斑驳的脸上,折射出刺目的光,晃得赵惊弦下意识别开了脸。 “他说有小鲤就够了,那必是出自真心,可是大哥他不在了,不能再护着你们。”他停顿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气,“可你觉得你能护住自己和小鲤吗” 玉娘没有回答,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赵惊弦扶着她往东屋走:“所以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好好休息,等会儿我喊你。” 让她在床榻边坐下,赵惊弦轻轻抱起尚在熟睡的小鲤,转身将这片寂静的空间,留给了她独处。 赵母回到家,就见赵惊弦正带着小鲤玩耍,东屋房门紧闭,不由问道:“小鲤娘呢” “昨晚没歇好,我让她回房歇息了。”赵惊弦答得很直接。 赵母闻言,气息一滞,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 她飞快地瞥了儿子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不赞同和难以言说的尴尬,压低了声音道:“你可要注意些分寸,莫要乱来。” 她以为是血气方刚的儿子不知轻重,把人给折腾狠了。 赵惊弦没应声,赵母只当他是默认了,心头又是无奈又是忧心,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娘,你看着小鲤,我来做午食。”赵惊弦接过赵母手里的篮子。 “小攸呢怎么不见人”赵母问起女儿。 “出去和隔壁家的小孩玩了。”说完,赵惊弦提着篮子进了厨房。 赵母脸上这才露出一丝宽慰的笑意:“总算有伴儿玩了。小孩子家家的,还是多出去跑跑才好,整日闷在家里,人都要憋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