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的小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前两日巡抚衙门张贴告示,宣称将发行名为《西安旬报》的官报后,这里关于报纸的议论便未曾停歇。 “诸位,你们说这报纸,究竟是个什么物事与那旧明的邸报,可有何不同”一位穿着绸缎长衫的王姓士绅端着茶杯,好奇地发问。 旁边一位较为年轻的刘姓士绅接口道:“王兄,告示上不是说了吗形式类似于旧明邸报,但面向所有识字的百姓,内容也更为广泛。 只是不知,其内容是否也会如旧明邸报那般,尽是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官样文章” 一位年纪稍长,面容沉稳的李姓士绅捋了捋胡须,沉吟道:“依老夫看,恐怕不会,大夏自入主西安以来,除旧革新,推行均田、废苛税、兴工商、办新学,行事风格与明廷迥异。 观其新政,颇有务实开明之风,这报纸既是其新政一环,想必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当更贴近民生时政才是。” “李公高见。”刘姓士绅点头赞同,又略带急切地望向窗外,“只是不知这报纸何时才能发售真叫人好生期待。” “刘兄莫急,”王姓士绅笑道,“昨日告示既已言明今日发售,想必不会食言,我等安心在此等候便是。” 几人正议论间,忽听得街面上传来一阵喧哗惊呼之声,隐约可闻“报纸来了!” “快去买!”的呼喊。 茶馆内的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纷纷起身,涌向楼下。 只见街角一处新设的、挂着官报发售木牌的摊位前,已然排起了长龙。 巡抚李玉横依据新划分的城区和主要街道,设置了上百个这样的发售点,方便民众购买。 那李姓士绅与王姓、刘姓士绅也连忙加入队伍,经过近半个时辰的等待,李姓士绅终于手持一份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西安旬报》,挤出人群。 他刚喘了口气,便见王、刘二位也各自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过来。 “买到了!李公,刘兄,我们快回茶馆细看!”王姓士绅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兴奋地说道。 几人重回清茗轩二楼的雅座,迫不及待地展开手中的报纸。 这报纸比旧明的邸报确实要大上一圈,纸质虽不算顶好,但印刷颇为清晰工整,版面布局也显得井然有序。 “嗯,这版面……朝廷政令、陕西要闻、农事指导、商讯集锦、学问浅谈、趣闻轶事……果然包罗万象,非旧日邸报可比。”李姓士绅一边浏览着报头下的分类,一边点头称许。 众人开始静心阅读。报纸内容确实丰富,朝廷政令版块详细解释了大夏的赋税新政,强调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陕西要闻报道了西安城外新修水渠的进展; 农事指导则介绍了冬日如何保存薯类防止冻坏的方法; 学问浅谈一栏,竟在探讨为何鬼火并非鬼魂作祟,而是源于一种名为磷的物质,引得李姓士绅啧啧称奇,“竟有此事若真如此,倒是解了千古之谜……” 就在众人沉浸于报纸带来的各种新奇知识与信息时,那位性子较急的王姓士绅已快速将前面几版浏览了一遍。 当他目光扫到报纸右侧下方,一个标着边情通报的栏目时,猛地瞪大了眼睛,竟失声惊叫起来:“这……这怎么可能!” 他这一声惊呼,顿时打破了茶馆内安静阅报的氛围,引得不少士绅投来不满的目光。 然而,王姓士绅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不满瞬间化为了更大的惊奇与好奇。 “察哈尔!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率整个察哈尔部投效我大夏了!!”王姓士绅指着报纸,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什么!” “林丹汗投了” “快!快看右边!” 霎时间,茶馆内所有拿到报纸的士绅,几乎同时将目光聚焦到了报纸的右侧。 边情通报栏目下,一条加粗的标题赫然在目:《漠南传檄定,察哈尔举部归夏,朝廷设府漠南,广纳贤才商贾》。 文章详细叙述了林丹汗战败被俘后,审时度势,决定率察哈尔部三四万余众归顺大夏,并自愿卸去大汗之位。 朝廷决议,在漠南原察哈尔部主要游牧地设立察哈尔府,直接隶属于大夏中央政府管辖,不再设立传统的部落汗位。 所有原察哈尔部民众,自归附之日起,即为大夏子民,享有与汉民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可参与科举,可自由经商,受大夏律法一体保护。 同时,朝廷因治理需要,急需大量通晓蒙汉双语之人才,有志者可往所在县府报名,经考核后委以官职。 文章最后还呼吁大夏商人前往新兴的察哈尔府,参与商业开发,互通有无。 这条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茶馆内激起了千层浪! “我的天!直接设府废黜汗位这……这可是闻所未闻啊!”刘姓士绅率先惊叹道,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那位沉稳的李姓士绅也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报纸,目光扫过议论纷纷的众人,缓缓开口道:“确是非同小可!历朝历代,对待归附之异族,策略各有不同。 强如汉武,北击匈奴后,亦是设西域都护,以监护之名,行羁縻之实,仍许其部族自治。 盛唐气象恢弘,于边疆广设都督府、都护府,如安西、北庭、安东等都护府,然其长官多为当地酋帅兼任,或由朝廷派遣大将镇守,重在军事威慑与政治怀柔,其内部部落结构,多仍其旧。 至前明,于东北、西南等地设立奴儿干都司、乌思藏都司以及众多宣慰司、宣抚司,行土司制度,更是典型的以夷制夷,朝廷仅要求其称臣纳贡,承认中央权威,其地其民,仍由土官、头人自治管理。 何曾有如我大夏这般,直接将一个偌大的蒙古强部故地,设为与内地无异的府,由朝廷流官直接治理,并彻底废除其世代相承的汗位制度” 一位戴着方巾,看似对典章制度颇有研究的老者接口道:“李公所言极是!此举可谓改土归流之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