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庭成员初相识
爱吃盐烤秋刀的一点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月妍还沉浸在穿越的惶恐不安里,耳畔忽然传来“吱呀”一声脆响,老旧木门被人从外头推开,一股冷风呼地吹了进来子。 和冷风一起进门的是个穿灰布短衫、面色蜡黄的妇人。她端着只缺口的粗陶碗,碗沿还沾着几点褐色药渍。妇人看起来三十七八岁的模样,双手粗糙得像树皮,虎口和掌心满是褐色老茧,指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泥垢,——一看就是常年操持家务、下地刨食落下的痕迹。头发只用根磨得发亮的木簪簪着,几缕枯黄的碎发贴在汗湿的额角,可那双凹陷的眼睛里,却满是急切。 妇人快步走到炕边,瞧见土炕上睁着眼的姜月妍,端碗的手猛地一抖,汤药“哗啦”洒出些,落在她的裤脚上,浸出一片水渍,她却浑然不觉。下一秒,她眼圈就红透了,声音发着颤,带着哭腔:“妍丫头!你总算醒了!你要是再不睁眼,娘这颗心都要被揪碎了,娘多怕你就这么睡过去……” 这声“娘”像根细针,猝不及防扎在姜月妍心上。原主的记忆瞬间如潮水般涌来——这位妇人,正是原主的母亲杨大花。 杨大花小心翼翼地把药碗搁在炕边的矮凳上,伸手想去碰姜月妍的额头,指尖刚要碰到,又猛地顿住,像是怕碰疼了她的伤口,手在半空悬了好一会儿,才轻轻落在她的额角,来回摩挲着:“头还疼不疼昨儿个从坡上摔下来,可把娘吓坏了。郎中来看的时候说,你要是再醒不过来……”话说到一半,她喉咙就哽住了,忙抬起袖子,胡乱抹了把眼角的泪。 姜月妍刚要开口,门外又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汉子匆匆进来,他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黝黑额角还沁着细密的汗珠。“妍丫头,” 他声音粗哑,站在炕边搓着手,眼神无措地落在姜月妍身上,“有没哪里疼和爹说说,醒了就好,醒了就好……”翻来覆去就这两句,可黝黑的脸上,却掩不住的激动。 姜月妍张了张嘴,刚要回应,院子里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还夹杂着老老少少的说话声。 没等她反应过来,一群人就涌进了狭窄的茅草屋,瞬间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走在最前头的是位老者,他穿件深蓝色长衫,虽头发花白,腰杆却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得像鹰隼;他身边跟着个一位慈的老妇人,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温和——姜月妍凭着原主的记忆认出,这是原主的爷爷奶奶。 “我的乖孙女儿,可算醒了!”奶奶快步走到炕边,伸手握住姜月妍的手,掌心带着暖乎乎的温度,“摔着哪儿了疼不疼奶奶给你煮了鸡蛋,一会儿让你娘给你剥。” 爷爷也凑过来,眉头微蹙,却放缓了语气:“醒了就好,往后上山别乱跑。” 这时,一个穿浅绿布裙的姑娘端着只粗瓷碗走过来,碗里盛着温热的水。她眉眼秀气,动作轻柔,走到炕边轻声说:“小妹,先喝点温水润润口,你昏迷了一天,嘴里该干了。”说罢,她小心地扶着姜月妍的后背,让她靠在叠好的被褥上,又把自己的袖口垫在碗边,才慢慢将碗递到姜月妍嘴边。 姜月妍喝了两口,刚想说谢谢,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就像只小猴子似的挤了过来。他手里攥着块洗得发白的麻布,凑到姜月妍跟前,红着脸说:“小妹,我给你擦擦脸,刚才看你脸上还有泥。”说着,他就拿着麻布在姜月妍脸颊上蹭,动作笨拙得很,麻布边不小心蹭到伤口,听到我“嘶”一声。他慌忙道歉:“小妹,对不起对不起,我轻一点,我再一轻点……”擦了半天,脸上的泥没擦干净多少,他自己倒先红了耳根,挠着头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 炕沿边还坐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眉头皱得像个小包子,两只小手攥着衣角,盯着姜月妍胳膊上的擦伤,小声嘟囔:“都怪三哥,要是昨天在山上不和你闹着玩,你也不会从坡上摔下来。以后三哥的鸡蛋都给你吃,你赶紧好起来,行不行” 小小的茅草屋里,说话声、叮嘱声、安慰声交织在一起。杨大花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要再去热药,奶奶忙着给她掖被角,爷爷在门口跟汉子商量着再去镇上抓两副药,两个小男孩一个忙着递帕子,一个蹲在炕边守着她…… 姜月妍看着眼前一张张满是关切的脸,眼眶忽然就热了。前世她是独生子女,鲜少体会过这般热热闹闹的关怀。原本惶恐不安的心,竟奇异地安定下来——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也许就没有那么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