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老猫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会议结束后,大部分军官都散去了,只剩下零星几人还在沙盘旁低声讨论着什么。喧嚣褪去,指挥部小楼外的虫鸣显得格外清晰。 董其德和阿吉走到小楼外的屋檐下,董其德笑了笑,不知道从哪摸出来一根雪茄点燃。 雨季虽过,空气依旧潮湿闷热。 “李庚这下赌得太大了吧” 阿吉小声说道,“突袭棉兰,出其不意是没错,可一旦打成巷战,或者被拖住……而且,我听说在学营里他就喜欢搞这一套,向来是剑走偏锋,兵行险招。如今真刀真枪,那人命去赌,你也同意了” 董其德吸了一口烟,眉头紧锁,并不回答, 阿吉沉默地看着烟头明明灭灭,耐心等了一会,董其德才自嘲地笑了笑。 “不同意又能怎样守在这里,等范德海金的主力来了,咱们就是瓮中之鳖。攻打棉兰的好处明面上看不多,坏处倒是一堆,核心还是民政。咱们在这苏门答腊冒死打仗,说是给那些华工自由,可你看他们领情吗”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和冷意:“不少人背地里骂咱们是乱匪,害他们没了安稳日子,赚不到公司钱。即便费尽口舌,做了那么多事,人心还是不齐,那些人不太服管,军事管制推行起来磕磕绊绊。 大家屁股坐在不一样的位置,见过的世界也并不一样,这个我不怪他们。 但是,现在是要打仗,后方这个样子是要人命的。我估计李庚是存了心思,想弃掉这些人了….” “你是说……”阿吉有些难以置信。 “打下棉兰,一来震慑荷兰人,二来也是最重要的,” 董其德压低了声音,“收缴物资,尤其是药品和粮食,然后带着城里那些愿意跟咱们走的华工直接转移。我看他这几天派人四处勘察地形,恐怕早就在物色新的据点了。” 阿吉倒吸一口凉气:“那……那现在这个据点和剩下的人呢还有那些刚刚收拢的华工……” 董其德冷哼一声,眼神复杂地看着远处的黑暗:“还能怎么办恐怕李庚是打着让他们……死上一批的心思了。不然,怎么甩掉包袱轻装上路怎么筛选出真正愿意跟着我们走一条路的人” 他叹了口气,“你以为都看不出来吗无非是投反对票的人觉得……太残忍罢了。” “最重要的是,没时间啊….” “李庚此人,比我心狠…” “我不擅长军事,我猜测,荷兰人的部队抵达之后,一定会想办法收回棉兰,棉兰被划定为德利地区的首府已经近两年,官邸,办公室,仓库修建了很多,听说荷兰人不满意日里河狭长的水道,运输效率极低,还要在这里修铁路。所以,比起在地图上和荷兰指挥官赌对撞的地理位置,还不如给他们一个不得不去的目标。 打下了棉兰,就等于知道的远征军的行进路线,是进是退,都有转圜余地。”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雨林深处不知名野兽的嚎叫,也带来了几分彻骨的寒意。两人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站着,望着被黑暗吞噬的山峦。 等到雪茄抽了一半,董其德把烟递给阿吉, 阿吉有些不解,还是伸手接过,“你知道我抽不惯这些洋玩意。” “不是给你抽,这个雪茄的包装叶,需要极好的烟叶才能种,全世界除了古巴就是咱们脚下这片红土,这个茄衣看着不起眼,在欧洲市场上却价比黄金,这也是苏门答腊岛上荷兰人的钱袋子。” “如今,德利地区的种植园停产,股票大幅下跌,咱们要是这次真的打疼了荷兰人,你说他们会不会疯了一样跟咱们玩命” “舍下亚齐战场不要,几千个精锐陆军再加爪哇炮灰,再加海上的炮舰,咱们挡不挡得住” “九爷究竟想做到哪一步是尸山血海,还是见好就收” 阿吉摇了摇头,看着手里的雪茄,若有所思。 他们从古巴起事,又到苏门答腊搏命,似乎总跟手里这个粗短的烟有关系。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苦笑。 那遥远的大清呢,还不是命运早就隐约和烟土绑在一起。 这土地里的作物,不仅养育这里的人,也同样改写着命运。 可惜,这些宏大的命运从来都和农民没有关系,不是被剥削,就是被土地吞噬,化为养料。 —————————————————————— 长屋内光线昏暗,油灯摇曳。 十几个华工头目围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桌旁,神色各异,有的焦虑,有的凶狠,有的麻木。 阿茂坐在其中,眉头紧锁。屋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和远处隐约的操练声。 阿吉掀开门帘,带着一身湿气和冷意走了进来。 他腰间别着两把左轮,身后跟着两名同样精悍的九军战士。屋内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阿吉目光扫过众人,“都到齐了,长话短说。” “董先生和指挥官定下了章程。荷兰人的援军已经在路上,几天就要到外围。我们的军事计划已经给各位讲过,我来,是补充一件事。 这段时间训练出来的新兵,领了我们的枪械和粮食,必须全部跟我走,去打硬仗。这是军令,没得商量。” 他的目光落在阿茂和其他几个本地推举出的头目身上。 阿吉: 至于你们… 还有你们手下那些用缴获的家伙自行组织的民兵,董先生说了,给你们自由选择。愿意跟着我们去打荷兰人的,我们欢迎。不愿意的,可以留下,或者… 想去别的地方讨生活的,我们也不拦着。 “这处据点是咱们共同建设的,收缴的物资,留一大部分给你们。是走是留,你们自己商量。我只要一句话,什么时候决定 阿茂抬头,眼神仍然有些恍惚,“阿吉哥,打完棉兰就走不是说好在这里驻扎,还吩咐兄弟们农垦,怎么现在…..那这里… 这里好不容易聚起来的几千兄弟怎么办 阿吉看着阿茂,语气依旧冰冷,“阿茂,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我们的人手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要的是在南洋立住脚跟,不是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最近大家互相摩擦不少,营地里甚至频发恶性事件,这背后有没有你们授意纵容你们自己清楚。 私下里截流枪支和粮食,大家也都是装看不见。现在,我们要去打硬仗,说白了,要死很多人,知道你们也不情愿去,所以大家好聚好散。” 他不再看众人,似乎觉得话已说尽。 “我给你们一天时间商量。明天这个时候,给我答复。” 说完,阿吉带着他的人,转身离开了长屋,只留下满屋心思各异、惊疑不定的华工头目。阿吉走后,长屋里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很久,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 一个福建的华工头目情绪有些激动,“ 跟他们走去打荷兰人的大军那不是找死吗!我们连洋枪都端不稳,怎么跟正规军打” “可不走又能怎样留在这里等荷兰人打回来,把我们像碾蚂蚁一样碾死种植园里每年死了多少人,你们都忘了!” 又有人说,“我们可以跑!拿着分的物资,往雨林深处跑!或者去别的岛!苏门答腊这么大,总有地方躲!” “躲躲到哪里去荷兰人的狗鼻子灵得很!再说,我们这么多人,能跑到哪里去雨林里有瘴气,有野兽,还有那么多不友善的土人! 争吵声越来越激烈,各种方言混杂在一起,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人主张跟阿吉走,赌一把富贵;有人主张逃跑,保住性命;还有人沉默不语,眼神绝望。 阿茂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都别吵了!” 众人都安静下来,看着他。阿茂虽然年轻,但他敢打敢杀,又是第一批反抗者,最早组织人手自保,在不少华工中有威望。 阿茂深吸一口气,“ 跟阿吉哥他们走,去打荷兰人的主力,这条路,我看行不通。我们是什么人是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苦力! 这些天我看得清楚,他们是兵,是匪,杀人如同食饭饮水。 我们不是兵!就算给我们洋枪,我们也打不过训练有素的鬼佬军队。去了就是送死!”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 “逃跑,更不行!我们能跑到哪里去这片土地,我们人生地不熟。离开了这里,我们连口吃的都找不到!再说,我们走了,那些刚刚被我们救出来、还指望着我们的几千兄弟怎么办丢下他们不管吗 “那你说怎么办留在这里等死” 阿茂摇了摇头,“不。我们不打,也不逃。我们… 我们守!” “守拿什么守就凭我们这点人” 阿茂推开门,指着外面,“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那些当兵的精挑细选。我们有几千人手,虽然大多没打过仗,但有力气!我们可以拼命修工事,挖壕沟,把这里建成一个堡垒!” 那个福建口音的头目不屑地冷笑,“建成土堡寨子又怎样荷兰人的大炮一响,还不是灰飞烟灭” 阿茂看着他,“我们可以谈!” “谈跟荷兰人谈我们和那些兵匪搅在一起,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会跟我们谈” 阿茂语气坚定,“为什么不谈荷兰人要的是什么是钱!是烟草!现在种植园毁了,工人都跑了,他们比我们还急!只要我们能证明,我们不是亚齐人的同伙,我们只是被逼无奈、为了活命才反抗的苦力,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武器,回去帮他们种烟草,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谈” 他提高了声音, “你们想想,我们在这里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攒点钱,让家乡的亲人过上好日子吗打生打死,把命丢在这里,值得吗 荷兰人要的是快点恢复种植园的产出,不是跟我们打烂仗!只要我们主动去谈,告诉他们我们是被董其德、被那些三合会和不知道哪里来的兵匪裹挟的,我们愿意重新做工,只是要活命、要工钱,我看有很大机会成功! 只要能谈,就有活路,大家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求活求什么那棉兰城里的甲必丹,不过是一个商人,咱们谈成了,各位组织人手,重新谈条件,有何不可” 阿茂的话,让原本混乱的场面渐渐安静下来。许多人的眼中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相比于跟着阿吉去打一场看不到希望的仗,或者像没头苍蝇一样逃进雨林,阿茂的提议似乎更现实,更符合他们这些小人物的生存逻辑。 阿茂冷冷地看着,并不追问。 他这些日子,从种植园里逃出来,又亲手杀了荷兰人,已经想明白了许多。 这个吃人的社会,当华工是没前途的。 妹妹被卖给别人,自己当猪仔,原因是什么,自己没钱,没权,没人!自己只是一个明天就可能死掉的南洋华工! 别人能做成的事,自己为何不能 有人迟疑地问道: “就算谈成了… 荷兰人能信守承诺吗他们会不会秋后算账” 阿茂说,“所以我们要有自保之力!只要能谈判,咱们就有机会,愿意走的兄弟,我们不拦着,去别的地方做工。留下来的,我们就要抱成一团! 我们仿照那些契约工,自己立下规矩!一个村的,一个姓的,都分在一个队伍里,以后就算回种植园做工,也要尽量安排在一起!人多势众,他们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欺负我们!熟悉的人在一起,也能互相照应!” “这… 这能行吗” “行不行,总要试试!这是我们唯一能活下去,还能有点人样的路!想跟他们去搏命的,是把命交出去赌!留下来谈,我们至少还能把命攥在自己手里! 长久的沉默后。 有人叹了口气,“ 罢了… 我听阿茂兄弟的。我手下那百十号兄弟,都是一个县的,死了不好交代。” 另一个头目说,“ 我也留下。打仗不是咱们的料。能谈成最好,谈不成… 大不了再打,咱们有几千人,修建工事,总好过去雨林里东躲西藏。”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同意。虽然仍有人心存疑虑,但“守”和“谈”的策略,显然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态。 阿茂见状,松了口气,但神色依旧凝重,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和董先生、阿吉哥他们分开!从现在起,我们修工事,找机会跟荷兰人接触!告诉所有留下来的兄弟,我们不是叛匪,我们只是想活下去的苦力!” ———————————————————————— “阿吉哥,亚齐人到了。” 副手陈德禄低声道,他曾是婆罗洲的猎户,对山林作战极为熟悉。 十余名身影悄然进入临时营地,为首的是亚齐队伍的指挥官哈桑努尔,他头上缠着布,腰间别着短枪。 尽管语言不通,但双方通过简单的手势和几个月来并肩作战的经历,已建立起简单的信任和默契。 钱远山站了起来,简单寒暄几句。 “荷兰人在勿老湾港新增了两艘炮艇,”哈桑用掺杂着马来语的亚齐方言说,“他们在巴甘镇加强了巡逻。” 钱远山迅速展开棉兰周边地形图:勿老湾河横插棉兰中心腹地,白株河这条蜿蜒的河流,将棉兰城镇环绕其中。 荷兰人的主要据点分布在勿老湾港口、巴甘镇烟草仓库和棉兰城镇三处。 “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钱远山指向棉兰附近河畔的荷兰军营,“我们的人去哪里摸过,那里新调集来一百名荷兰士兵,应该是第一批抵达的前线部队,和城里的军官一起抵达的,装备的是博蒙特步枪,射速远不如我们的温切斯特。” 哈桑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他原是亚齐王国贵族,亲眼目睹荷兰人在1873年第一次亚齐战争中攻占首都班达亚齐,父亲在1880年初的战斗中被荷军吊死在清真寺前。 亚齐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伊斯兰“圣战”信念,已与荷兰人周旋了近七年。 “荷兰人以为拿下首都就能征服亚齐,” 哈桑曾通过钱远山告诉阿吉,“但他们不懂,亚齐人的勇气源于对自由和信仰的坚守。” 阿吉理解这种感受。 他在世界各地的种植园,工厂目睹了太多同胞被洋人监工虐待致死,华工们像牲畜一样被买卖,死后连块墓碑都没有。 所以他更不能理解为何在清廷饱受屈辱当惯了牛马,到南洋仍然甘愿俯首的华工。 他不喜欢读书,也因此体会不到那片土地上被杀了二百年都没灭绝的反抗精神。 他没成家,所以也理解不了被更细腻的情感所牵绊的责任。某种程度上,背井离乡的人比留在故土的人更能忍,因为他很多时候不是为自己而活。 钱远山接过话茬,“目前,棉兰内外的正规军人数不超过三百,是正规陆军,有军官带队,战斗力不容小觑。其他的主要是种植园和官员的护卫队组成,还有日里苏丹的卫队,人数五六百,总体不算过于难啃。我们需要提防的是勿老湾港口的驻军和海军。” “荷兰人在港口有大小炮舰,数量不明,一旦咱们打下棉兰,转移物资的同时,海军很有可能会登陆,武装水手和海军的数量未知。虽然小型炮舰开不进棉兰附近的勿老湾河,但是他们机动性很高,需要安插一支队伍去提防。” 哈桑点了点头,“只要你们打头阵,我的人不会退缩。” ———————————————— 1880年1月15日凌晨,队伍借着夜色掩护,沿勿老湾河支流悄然前进。 亚齐向导熟知每一处浅滩,他们选择在瓜拉纳穆河一段水流平缓处渡河,这里河岸两侧的树林提供了掩护。 阿吉和他率领的三百名突击队员,悄无声息地潜伏在黑暗的植被中。 他们是此次行动的刀尖,每个人都装备了温彻斯特连珠枪和充足的弹药。他们的目标,是河对岸灯火相对集中的区域——荷兰行政官员的驻地、德利公司的总部大楼以及附近的营地哨所。 李庚和赵传薪的炮兵小队,以及林旭带领的通讯和后勤人员,则隐藏在下游一处视野开阔的河岸高地。 李庚举着从荷兰军官那里缴获的望远镜,死死地盯着河对岸中心被一片低矮的房屋包围的几栋显眼的白色殖民风格建筑。 棉兰市镇没有城墙,只有围绕着重要建筑可能存在的低矮围墙或栅栏,以及沿河简易的码头。 李庚深刻记得荷兰人在普列文要塞的教训,名土耳其士兵凭借温切斯特连发步枪,曾让15万俄军付出4万伤亡的代价。 他精心布置了战术,让手下的每二十名华人士兵分为两组,交叉火力覆盖。 三十名亚齐战士负责近身突袭和侧翼包抄。 “不要吝啬弹药,”李庚让手下的小头目一一吩咐下去,“温切斯特的优势就在于射速。” 按照约定,周中简(辛丑)率领的佯攻部队,应该在半小时前,于市镇南面靠近种植园区的仓库地带发起袭扰。但直到现在,那边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辛丑那边出什么事了”阿吉焦躁地低声咒骂,握着枪的手心全是汗。 李庚没有说话,只是将望远镜转向市镇西侧的华人社区方向——那是亚齐人承诺的行动区域,同样一片沉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更添烦躁。 就在李庚几乎要怀疑情报出错,准备下令强攻的时候,市镇南面仓库区方向,终于传来了一连串的枪声! 紧接着,是模糊的呐喊声! “辛丑动手了!”阿吉精神一振。 几乎是同时,市镇西侧的华人区边缘也响起了枪声,几处木屋燃起了大火,隐约有喊杀声传来,混乱开始蔓延。 “就是现在!”李庚放下望远镜,眼中寒光一闪, “阿吉!渡河!上!” 棉兰-荷兰皇家东印度陆军(knil)营地 棉兰-绅士(殖民)俱乐部 棉兰-日里苏丹 棉兰-种植园和传统建筑 德利地区-烟草公司仓库(华工正在工作) 棉兰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