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新朝
凉州州的萌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彩娥精心伺候了一季的麦子,终于在盛夏时节迎来了收获。 金黄的麦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河谷里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醇香。 几人齐心协力,用简陋的工具将麦子收割、脱粒、晾晒,虽然辛苦,但看着收获的麦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 冯田和杜若商量后,决定再次下山,前往安阳县打探情况。 这一次,他们做好了面对任何景象的心理准备。 然而,当他们跋涉到记忆中的安阳县城时,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两人的心沉入了谷底。 昔日虽破败却尚有生气的县城,如今已彻底沦为一座死城。 焦黑的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久久不散的烟熏火燎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腐败气味。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废墟间穿梭,啃食着不明来源的残骸。 城墙坍塌了大半,城门口堆积着烧毁的车辆和破碎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历过怎样惨烈的战火。 杜若站在荒芜的街道中央,看着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胸口堵得发慌。 乱世的残酷,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她眼前。 两人沉默地在废墟边缘查探了一番,确认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和值得搜寻的物资后,心情沉重地返回了河谷。 外面的世界,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糟糕。 时间流逝,河谷里的红薯也迎来了丰收。 抱着或许情况会有所变化的微弱希望,冯田和杜若再次下山。 这一次,安阳县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气息。 废墟边缘,出现了一些零星搭建的窝棚,偶尔能看到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百姓在废墟里翻找着什么。 县城中心甚至有了一个由残存官兵维持的临时集市,但物资极其匮乏,价格高得离谱。 两人用带去的一些山货和皮子,几乎是倾其所有,才高价换回了一小包粗盐和少许治疗风寒外伤的普通药材。 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但至少,有了一丝人烟。 等到又一年春天来临,草木再次萌发时,冯田和杜若带着更充足的准备,第三次走下了山。 这一次,安阳县的变化是惊人的。 虽然城墙依旧残破,但坍塌处已经被粗略地修补起来。 城内不再是死寂一片,虽然大部分仍是废墟,但主干道已经被清理出来,两旁出现了更多新建的茅草屋和木屋。 街上行人多了起来,虽然大多衣衫褴褛,但脸上不再是彻底的绝望麻木,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门附近新设的官衙和贴出的告示栏。 那里围了不少人,议论纷纷,声音中带着久违的激动与兴奋。 冯田和杜若挤进人群,凑到告示栏前。 上面的官文用通俗的文字写明:旧朝已被推翻,新皇登基,天下战事基本平定,朝廷鼓励流民返乡或就地安置,恢复生产。 即日起,可至官府办理新的户籍,登记后即可按丁口分得田地和房屋。更重要的是,前两年官府可以赊欠粮种,并免除一切赋税。 一条条,一款款,无一不在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号: 持续多年的乱世,似乎真的要过去了,一个百废待兴、秩序重建的王朝即将来临。 冯田和杜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动和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挤出人群,飞奔回到了河谷,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林啸一家人。 当晚,河谷里最后一次燃起篝火。 五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却与往常的温馨不同,带着一种即将分别的复杂情绪。 他们商量着各自的归路。 林啸和谢彩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决定返回原籍。 “杜娘子,冯大哥。” 林啸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跟着你们或许更好……” “但我心里始终放不下老家,放不下我娘,当初匆匆把她老人家烧了埋在那里,我这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我想回去找找,哪怕只剩一把灰,我也要带她回故土,让她落叶归根……” 谢彩娥也红着眼圈点头,虎子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似懂非懂。 杜若和冯田则表示,他们依旧计划前往梦想中的江南水乡。 那是他们相逢之初就定下的目标,是支撑他们走过无数绝境的信念。 虎子听到杜若他们要离开,小嘴一瘪,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扑进杜若怀里,带着哭腔说: “杜姨……冯叔……你们别走……虎子舍不得你们……” 杜若心里也酸涩不已,抱着虎子轻声安慰,告诉他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见。 第二天清晨,几人将能随身携带的粮食、盐、重要的工具都打包好。 至于那些实在无法一次带走的物资,他们商量好,等到了安阳县,想办法买辆板车再回来拉。 告别了生活了两年多,留下了无数汗水和回忆的河谷,五人一驴,踏上了下山的路。 到了安阳县,他们径直前往新设的官衙。 衙门口排着队伍,都是前来办理户籍的百姓。 轮到冯田和杜若时,官员照例询问姓名、年龄、关系。 问到祖籍时,两人都愣了一下。他们在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祖籍 冯田和杜若对视一眼,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安阳县。” 那官员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似乎有些了然,又似乎并不在意这乱世中无数说不清来历的人。 他笑了笑,没有深究,提笔在户籍簿上登记好,盖上了朱红的大印。 两张薄薄的,却代表着合法身份的户籍纸,交到了他们手中。 得知两人计划前往江南,官员又依例给他们开具了通关所需的路引。 林啸一家人见冯田二人办好了手续,也跟着进了官衙。 等他们出来时,脸上带着如释重负又充满期盼的神情。 “冯大哥,杜娘子。” 林啸上前,郑重地向两人拱手作揖: “我们就此别过了。大恩不言谢,愿你们此去江南,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冯田看了看他们几乎空着的双手,问道: “河谷里那些东西,你们不去拿了吗” 林啸和谢彩娥对视一眼,谢彩娥开口道: “冯大哥,杜娘子,我们空着身子来,如今能活着回去,已是万幸。” “那些东西原本就是你们的,我们不要。这一年来,多亏你们收留照拂,我们一家才能活下来,这份恩情,我们永世不忘。” 杜若和冯田再次劝他们回去拿,河谷里的东西对他们返乡重建家园会有很大帮助。 但林啸夫妇态度异常坚决,执意不肯。 杜若见劝说不动,转身从驴背上的行李中,将大部分粮食强硬地塞给了两人。 “这个你们必须带上!路上要走那么久,虎子还小,不能饿着!” 杜若的语气不容拒绝。 林啸看着杜若坚定的眼神和塞得满满的包袱,眼眶彻底红了,他知道这是杜若的心意,再推辞就显得生分了。 他颤抖着嘴唇,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拉过虎子,按着他的头给杜若和冯田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 “杜姨,冯叔,保重!” 虎子带着哭音喊道。 “保重!”林啸和谢彩娥齐声道。 目送着林啸一家三口背着简单的行囊,渐渐消失在通往城外的尘土道路上,冯田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他感觉到杜若的手有些冰凉,便用力握了握,低声问: “走吧,咱们去搞辆车” 杜若深吸一口气,将离别的愁绪压下,点了点头: “嗯,搞辆车去,把咱们的家当都拉上,然后……去江南!” 两人牵着驴子,转身朝着县城里逐渐热闹起来的人流走去,开始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结实耐用的板车。 新的生活,新的旅程,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