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名片烫手
云朵泡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稚的指尖刚触到那张烫金名片,就觉出一丝异样的温度——不是金属该有的冰凉,倒像是还残留着某人掌心的余温,顺着指腹轻轻往上窜,让她下意识地攥紧了些。名片边缘打磨得极光滑,却在指缝间硌出隐约的存在感,像要把上面的字迹刻进皮肤里。 她直起身,借着房车顶灯暖黄的光低头看。正面“陆宴州”三个字是烫金浮雕,笔画锋利又沉稳,下方一行小字“天麓集团 执行董事”印得极浅,不仔细看几乎要和黑色卡面融在一起。天麓集团的名字她早如雷贯耳,前阵子查泉洞周边开发案例时,特意研究过这家公司——他们总能把商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拧成一股绳,去年在邻市做的古镇项目,既保住了百年银杏林,又让村民的收入翻了三倍,业内都传他们的决策者“算得清账本,也读得懂山水”。可姜稚从没想过,这个传说里的人物,会亲自站在她的房车外,还留下这么一张让人心慌的名片。 她的拇指无意识地蹭过卡面,想把那点异样的温度蹭掉,却在翻到背面时猛地顿住。不是之前猜想的公司logo,而是一行钢笔字,墨色还透着点新鲜的润意,显然是刚写不久。行书的笔锋带着点漫不经心的洒脱,却把每个字都写得力道十足:“猫头盔视角不错,下次别仰拍,双下巴显胖。” “……” 空气像是突然凝固了,姜稚盯着那行字,眼睛眨了三下,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下一秒,热度就像被点燃的引线,从脖颈根一路烧到耳根,连脸颊都泛起了一层薄红,烫得她想伸手去摸,又怕越摸越显眼。她猛地想起昨天下午的事——当时陆宴州在房车外跟村民李婶聊泉洞的水源,她怕漏听关键信息,偷偷把窗边的猫头盔转了个角度,摄像头往上抬了半寸,想着能拍清他的表情。可她忘了,那头盔的镜头广角够大,往上抬时,会透过车窗缝隙扫到车内的沙发——而她当时正蜷在沙发里记笔记,下巴抵着笔记本边缘,连卫衣的帽子都滑下来遮住了半张脸,现在想来,那个角度拍出来,可不就是会把下颌线的弧度拉成“双下巴” 【宿主,根据面部温度检测(当前耳根温度37.8c,较正常水平升高1.5c)、心率变化(从72次/分升至95次/分)及陆宴州文字内容分析,初步判断——他在调戏你】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响起,带着电子特有的冷感,却难得掺了点不确定的试探,像是也被这突发的状况弄懵了。 “他不是调戏!”姜稚几乎是立刻反驳,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又赶紧压低,怕车外还有人听着,“他就是在嘲笑我选的拍摄角度!故意找我麻烦!”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指尖能触到柔软的皮肤,明明早上照镜子时还好好的,哪里来的双下巴分明是陆宴州眼神太毒,还故意拿这种事调侃她! 【系统数据修正:陆宴州表述中“视角不错”为正向评价,“下次别仰拍”为建议性语句,“双下巴显胖”属于轻度调侃,无恶意嘲讽倾向。结合他此前主动留下名片、未点破您在车内的行为,可理解为以轻松方式缓和谈判紧张感。四舍五入=调情。】 “……” 姜稚被系统的“神逻辑”堵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力把名片按在掌心,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卡片的温度似乎更烫了,透过掌心传到心口,让她连呼吸都变得有些乱。她转身走到车窗边,撩开窗帘的一角往外看——山雾还没散,远处的松树林像蒙了层白纱,陆宴州的黑色轿车早就没了踪影,可她总觉得,那行钢笔字像是带着他的目光,还落在房车的某个角落,让她浑身不自在。 她把窗帘狠狠拉上,转身把名片扔在茶几上,像是想摆脱什么烫手的东西。可刚扔下去,又忍不住弯腰捡起来,指尖再次触到那行钢笔字——墨色里似乎还混着一点极淡的香气,不是浓烈的古龙水,而是清冽的雪松味,混着点甜橙的清爽,和昨天陆宴州站在车外时,偶尔飘进来的味道一模一样。姜稚的心跳又漏了一拍,赶紧把名片塞进手机壳的内侧,紧贴着手机背面,这样就再也看不到那行字,也闻不到那味道了。 可即使这样,心口的悸动还是没平复。她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反复浮现陆宴州的样子——他穿着深灰色风衣,领口别着一枚银色袖扣,指尖叩击文件夹时的节奏,还有谈判时那句“给幕后投资人留20%利润”的沉稳语调。之前她只觉得他是个难对付的商人,冷静得像块冰,可现在,那行调侃的字迹、名片上的余味,还有他离开时那句“有需要随时call我”,都让这个男人的形象变得模糊起来,像是冰面下藏着一汪温水,让人猜不透深浅。 “系统,再分析一次,他写这句话到底想干什么”姜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手机壳边缘。 【分析重启:1. 点明“猫头盔视角”,证明他早已识破摄像头存在,且观察到您调整角度的动作,进一步确认“您在车内”的判断,却未当场点破,体现其刻意保留余地;2. 用“双下巴”作为调侃点,避开收购、利润等严肃话题,以私人化的玩笑降低您的戒备心,避免此前拒绝带来的对立感;3. 选择钢笔手写而非打印,增加个人属性,传递“愿建立私人沟通”的信号,区别于纯粹的商业往来。结论:核心目的是缓和关系,为后续沟通铺垫,同时存在一定个人兴趣表达。】 姜稚听完,眉头轻轻皱起。陆宴州的心思果然深,连一句玩笑都藏着这么多算计。可她又忍不住想,若是只想缓和关系,他大可以写“期待下次沟通”“愿进一步探讨泉洞保护方案”这类官方话,为什么偏偏选了“拍摄角度”和“双下巴”这种私事难道真像系统说的,有“个人兴趣表达”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姜稚掐灭了。她摇了摇头,伸手拿起茶几上的勘探笔记——封面已经泛黄,是爷爷留下的那本,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爷爷站在泉洞洞口,手里举着地质锤,笑容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珍视。她翻到标注“暗河入口疑似在西侧岩壁后”的那一页,指尖抚过爷爷的字迹,心里瞬间清明起来:她来这里,是为了守住爷爷的遗愿,守住泉洞的原貌,不是为了纠结一个男人的玩笑话,更不是为了猜他的心思。 可手机壳里的名片像是有魔力,即使看不到,也能让人清晰地想起它的存在。姜稚翻笔记的手指顿了顿,目光落在照片背面的日期“2004年10月17日”上——那天爷爷第一次跟她说,泉洞不是用来赚钱的,里面藏着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当时她才八岁,抱着爷爷的腿问“是什么东西”,爷爷只是笑着摸她的头,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现在她长大了,终于明白,那是对山水的敬畏,是不能被商业账本衡量的初心。 “陆宴州,天麓集团再厉害,也别想动泉洞一分一毫。”姜稚低声念出这个名字,指尖用力按了按手机壳,像是在跟里面的名片较劲。 窗外的山风又起,卷着雾气扑在车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附和她的话。姜稚抬起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远处的山村里,最后一盏灯也灭了,只剩下无边的寂静和浓得化不开的雾。她知道,陆宴州不会就这么放弃,这张烫手的名片,不过是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但这一次,姜稚的心里除了紧绷,还多了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底气。她拿起手机,打开通讯录,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把陆宴州的号码存进去,只是对着手机壳里的名片,在心里默默说:“下次再谈,我不会再被你打乱节奏。”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系统发来的提示:【检测到宿主心率已恢复至75次/分,面部温度回落至36.5c。建议休息30分钟,保持良好状态应对后续可能的突发情况。】 姜稚点点头,合上勘探笔记,起身走到床边。躺下时,她下意识地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隔着布料能摸到名片的轮廓。夜色渐深,房车在山雾里像一座小小的孤岛,姜稚闭上眼睛,脑海里不再是陆宴州的调侃,而是爷爷的笑容,是泉洞深处的钟乳石,是暗河可能存在的水流声。这些画面比任何名片都更有力量,支撑着她在寂静的夜里,等待着明天的到来——无论陆宴州下次带着什么条件来,她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