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还差了点什么!
寒门之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午间休息时,员工们都在狼吞虎咽地吃着午饭。 陈念端着自己的饭盒,脑子里还在琢磨那道镜箱豆腐。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目光投向了角落里一个埋头干饭的青年。 “方廷昊。” 那青年抬起头,嘴里还塞着满满的饭菜,含糊地应了一声。 “我记得你是南方人”陈念问。 方廷昊用力咽下嘴里的饭,点点头:“对啊老板。” “镜箱豆腐,你会做吗” 方廷昊眼睛一亮:“会啊!那可是我们那儿的名菜,我从小就爱吃!” 陈念心里一动。 “你跟我来厨房一趟。” 厨房里,方廷昊围上围裙,显得有些兴奋。 陈念将老爷子给的那本古旧菜谱摊开,指着镜箱豆腐那一页。 “就按照这个上面的流程来。” 方廷昊仔细看了看,点点头:“没问题,和我家里的做法差不多。” 说着,他便熟练地开始操作起来。 取豆腐,切块,挖空,填入肉馅,再用蛋液封口,放入油锅中小火慢煎。 豆腐煎至两面金黄。 方廷昊又开始调配酱汁,下锅勾芡,最后将亮红色的汤汁均匀地淋在豆腐上。 一盘色泽诱人的镜箱豆腐就出锅了。 “老板,您尝尝。”方廷昊递过来一双筷子,满脸期待。 陈念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豆腐外皮微韧,内里嫩滑,肉馅鲜美多汁,芡汁咸甜适口。 味道确实不错。 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和菜谱上描述的那种“入口即化,鲜掉舌头”的极致口感,还有一段距离。 “南方的镜箱豆腐做法上会有地域差异吗”陈念放下筷子,皱眉问道。 方廷昊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 “做法基本都一样,就是这个流程。” “顶多就是调料的用量上,各家有各家的口味,有人喜欢甜一点,有人喜欢咸一点。” 陈念闻言,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问题出在更根本的地方。 这盘镜箱豆腐,陈念没让别人动,自己当成了午餐。 他一边吃,一边细细品味,试图找出那细微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就在这时,厨房门被推开了。 王雅星走了进来。 “陈念,我快饿死了,今天的午饭也太少了……”她委屈巴巴地抱怨道。 说着,她还解开了自己白衬衫的袖口,将一截白皙纤细的小臂伸到陈念面前。 “你看,我都饿瘦了。” 她的目光又往下移,落在了自己被白色丝袜包裹着的长腿上。 “都说女孩子腿细,可能跟穿白丝有点关系哦。” 陈念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跟着她的目光落了下去。 那双腿,确实又长又直,在白丝的映衬下,有种别样的诱惑。 王雅星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嘴角勾起狡黠的笑意。 她忽然朝陈念靠近一步,微微弯下腰,吐气如兰。 “想摸吗” 陈念的心跳漏了一拍,手下意识地就想抬起来。 但理智瞬间将他拉了回来。 他猛地收回目光,清了清嗓子,一脸正色:“我们是正规ktv。” 王雅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直起身子。 她的目光落在了陈念面前那个已经空了的盘子上,眼睛一亮。 “咦这是你做的新菜吗怎么不给我留点!” “这不是我做的。”陈念解释道,“是方廷昊按照一本老菜谱做的。” “哦”王雅星来了兴趣,“味道怎么样” “还行,但总觉得不对。” 王雅星眼珠一转,忽然拉住了陈念的胳膊。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让你尝尝什么叫地道的南方菜!” 她不由分说,拉着陈念就往外走。 两人来到一家装修古朴的南方菜馆。 王雅星熟门熟路地拉着陈念坐下,拿起菜单,直接对服务员说:“三份镜箱豆腐,谢谢。” 三份 陈念愣住了。 两个人吃三份一样的菜 王雅星却神秘一笑,对他眨了眨眼:“别急,等菜上桌你就知道了。” 很快,三盘热气腾腾的镜箱豆腐被端了上来。 从外观上看,几乎一模一样。 陈念在王雅星的示意下,依次品尝。 第一盘,豆腐口感绵软,豆香浓郁,是典型的南豆腐。 第二盘,豆腐质地稍显紧实,但韧性更好,应该是北豆腐。 第三盘…… 当筷子触碰到豆腐的那一刻,陈念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豆腐嫩滑如脂,入口即化,几乎不需咀嚼,就顺着喉咙滑了下去,只留下满口的鲜香。 是内酯豆腐! 原来如此! 问题不是出在做法上,而是出在最基础的原料——豆腐本身! 老爷子那本菜谱里记载的,一定是这种用内酯豆腐制作的镜箱豆腐! 陈念豁然开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兴奋。 王雅星看着他激动的样子,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像一只邀功的小狐狸。 她凑到陈念耳边,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轻声威胁道。 “研究出来以后,我,必须是第三个品尝的人。” “好!” 王雅星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心里的甜都快溢出来了。 ………… 下午,办公室。 陈念捧着那本泛黄的《镜箱豆腐》菜谱,看得入了神。 王雅星则坐在老板椅上,噼里啪啦地敲着计算器,核对着ktv上午的账目。 就连新来的毕利文,也像是打了鸡血。 他在大堂里跟着老员工学习ktv的各项流程,从开单到领酒,从设备调试到客人引导。 学得那叫一个认真。 仅仅一个上午,他就从一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半熟练工。 没办法,巨星ktv的员工餐,实在是太香了! 为了这口吃的,也得玩命干啊! ………… 陈念研究了一下午,总算把菜谱的理论部分摸透了。 他准备好ktv晚上的员工餐,跟小雅打了声招呼,便出了门。 这镜箱豆腐,最关键的原料,就是豆腐本身。 菜谱上写着,要用“井水石磨老豆腐”。 这种豆腐质地坚韧,豆香浓郁,才能经得起后续复杂的烹饪工序。 然而,陈念开着车在市里最大的几个生鲜市场转悠了一圈,心都凉了半截。 “老板,有石磨豆腐吗” “石磨小伙子你开玩笑吧,现在谁还用那玩意儿,都是机器打的。” “那……有卤水点的老豆腐吗” “嗨,都是内酯豆腐,口感嫩,出货快!” 跑遍了全城,陈念只找到了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绢豆腐、韧豆腐、老豆腐。 别说井水石磨了,连最基本的卤水豆腐都难寻踪迹。 看来,这道菜的失传,不是没有原因的。 连最基础的原材料都找不到了,还谈什么传承。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开着车返回ktv。 回到办公室,一股疲惫感涌了上来。 他往沙发上一趟,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