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怀柔之策
奉先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善无县以北七十里,一处背靠矮山、临近水源的临时军营。此处原是赵云击破那个匈奴部落的战场,如今血迹已被清理,散乱的毡帐被重新规整,中央区域立起了一座宽大的牛皮军帐。帐外,持戟卫士肃立,神情冷峻;帐内,炭火驱散着塞外的寒意,却驱不散那几位被“请”来的部落首领脸上的惶恐与不安。 田豫并未着甲,只一身玄色常服,坐于主位。他面前摆着几张粗糙的木案,上面放着热气腾腾的羊肉和粟米饭,甚至还有一小壶在边地颇为罕见的浊酒。被带进来的几个首领,衣衫凌乱,面色憔悴,身上还带着搏杀后的尘土与血污。他们看着眼前的食物,喉头滚动,却无人敢动。 这几人,代表了被赵云击溃的那个部落,以及附近两个闻风后主动前来表示“顺服”的小部落。他们的青壮或死或逃,妇孺和牲畜大半落入汉军之手,此刻已是砧板上的鱼肉。 田豫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拿起匕首,慢条斯理地割下一块羊肉,放入口中咀嚼。他的动作从容,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那些局促不安的面孔。通过站在一旁的通译,他缓缓开口,问的却不是战事,也不是罪责。 “这个冬天,不好过吧”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首领耳中,“部落里,冻死了多少牛羊饿死了多少老人和孩子” 一个年纪较长的匈奴首领,名叫兀赤,闻言身体微微一颤,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凉。他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威严冷酷的汉人将军,第一句话竟是问这个。他张了张嘴,干裂的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用生硬的汉语混杂着胡语,艰难道:“…多,很多。草…不够。雪…不大,但草…没长起来…” 其他几个首领也纷纷低声附和,诉说着去岁冬日的艰难。失去了肥美的草场,牲畜掉膘,部落存粮耗尽,这个春天对他们而言,本就是生死关头。赵云的突袭,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田豫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示意通译仔细翻译。待他们说得差不多了,他才放下匕首,用布巾擦了擦手。 “我知道你们的难处。”田豫的声音依旧平稳,“草原上的规矩,弱肉强食。你们之前跟着峭王,跟着其他大部,南下劫掠,也是为了活路。”他没有指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话锋一转,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如今,规矩变了。在这北疆,从雁门到云中,再到这定襄故地,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我主吕布,吕将军定下的规矩!” 他不再看那些食物,身体微微前倾,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顺从这规矩,你们和你们的族人,可以活,甚至可以比以前活得更好。反抗这规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那些肃杀的卫士,“便是灰飞烟灭,如同昨日那个部落一般。”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炭火噼啪作响。几个首领额头渗出汗珠,不敢与田豫对视。 “现在,我给你们指一条活路,也是唯一的路。”田豫开始提出条件,每条都清晰具体,“第一,各部首领,需遣一子,年至十岁以上者,送往宛城。并非为奴,是去读书、习礼,学习汉家法度。”(实为人质) “第二,”他继续道,“你们需派人,作为向导,指认那些仍躲藏在阴山、荒漠之中,不愿归附,甚至还想集结作乱的部落营地。他们的位置,他们的头人是谁,有多少能战之兵。” “第三,”田豫的语气稍微缓和,“若你们诚心归附,将军府可特许,在边境指定几处‘榷场’。你们可以用你们的羊毛、皮货、牲畜,交换我们这里的粮食、盐巴,甚至…一些铁器。” 最后一条,让几个首领猛地抬起头,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粮食和盐是生存必需品,而铁器,更是草原上极其珍贵,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从走私商人手中换到的战略物资! 兀赤喉咙干涩,颤声问道:“将军…此言…当真” “我田豫,言出必践。”田豫淡淡道,“但这一切,建立在你们彻底臣服,并履行前两条约定之上。若心存侥幸,阳奉阴违…”他没有说下去,但冰冷的眼神已说明一切。 有的首领,如兀赤,在短暂的挣扎后,颓然低下头,表示愿意遵从。他们已无路可走,汉军给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至少留下了一线生机,甚至是一条比以前更好的路。但也有一个性子倔强的乌桓小帅,猛地站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大意是宁死也不愿送子为质,屈膝事汉。 田豫只是摆了摆手。帐外立刻进来两名甲士,面无表情地将那仍在叫骂的小帅拖了出去。帐内剩下的首领们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处理完这个小插曲,田豫对副将吩咐道:“愿意归附的,登记造册,按部落大小,先发放少量粮食,让他们安抚部众。那个不服的,”他语气没有丝毫波动,“他的部落,位置我记得。告诉子龙将军,下一个目标,就是那里。” 副将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田豫站起身,走到帐口,望着外面苍茫的草原,对跟在身后的副将低声道:“看到了吗怀柔,不是凭空施舍。是建立在足够的威慑之上。你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让他们看不到任何反抗的希望,这时再给的甜头,他们才会珍惜,才会老老实实地按你的规矩来。” 他顿了顿,声音沉静而深远:“北疆之安,不在杀光,在于让他们知道,跟着我们,比反抗我们,活得更好。这,才是长治久安之本。” 副将心悦诚服地点头。草原的风吹过军营,带着一丝血腥,也带来了一丝新的秩序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