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退婚商户女?状元郎,你高攀不起!10
黄金单身小青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良织机带来的效率革新是颠覆性的。 当沈家织坊第一批宽幅细棉布悄然上市时,并未引起太大波澜,毕竟棉布乃寻常之物。 但很快,其优异的质地、均匀的纹理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便如同水滴入油锅,在永京的布匹行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一些精明的布商开始打听货源,当得知出自沈家新设的“锦绣织坊”,且听闻织坊竟主要由女工操持时,更是惊讶不已。 有鄙夷者,认为女子织布难成大器。 亦有好奇者,设法打探,却因沈家保密严谨,难窥究竟。 沈妙青要的便是这种效果。 她并不急于大规模推广,而是严格控制产量,主打“质优价平”,先在小范围内树立口碑。 同时加紧培训第二批、第三批女工,并着手开始尝试用改良织机织造更高难度的绸缎。 这一日,沈万三从外间回来,面色带着几分罕见的凝重与兴奋交织的复杂神色。 “青儿,有个消息。” 他屏退左右,压低声音对沈妙青道。 “宫里…内务府要采办一批秋季用的宫缎,数量不小,主要是给中低阶的宫人、侍卫制作常服。要求是耐磨、色泽牢固,价格还须实惠。” 沈妙青心中一动。 皇商订单! 这不仅是巨大的利润,更是身份的象征! 一旦成为皇商,沈家的地位将截然不同! “爹,这是个机会!” 沈妙青目光灼灼。 “我们的改良织机织出的棉布,完全符合要求!甚至更好!” 沈万三却叹了口气,脸上兴奋褪去,换上愁容。 “机会自然是机会。可这差事……历来都是由赵尚书家派系下的一位皇商,‘瑞锦祥’的东家孙大富承办的。 他与内务府采办太监关系匪浅,几乎垄断了这类官用布匹的采买。 我们想插一脚,难如登天啊!” 赵尚书 又是赵家! 沈妙青眼中寒光一闪。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打脸机会! “瑞锦祥的布匹,质量如何价格几何”沈妙青冷静问道。 “质量尚可,但绝非上乘。价格嘛…自然是比市面高出两成。” 沈万三无奈道。 “官中的生意,历来如此,打点关节的费用,最终都摊在了价格里。”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以同等甚至更低的价格,提供质量更优的布匹,内务府没有理由不选我们” 沈妙青抓住了关键。 “理论上是如此。” 沈万三苦笑。 “可内务府那些太监,看中的不仅仅是布匹,更是背后的孝敬。 我们与赵家已是这般光景,他们岂会让我们轻易得手只怕连递样品的机会都没有。” “事在人为。” 沈妙青却毫不气馁。 “爹,我们不需要去走孙大富的门路。 我们需要直接让能做主的人,看到我们的布匹。” “能做主的人内务府采办乃是肥差,主管的太监岂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沈万三摇头。 沈妙青沉吟片刻,忽然问道。 “爹,此次采办,最终需由哪位大人拍板可是户部核准” 沈万三一愣。 “宫中用度,自然需户部审核拨款。 具体应是户部度支司负责核对价格、质量。 但最终用哪家的,还是内务府说了算…” “户部度支司……” 沈妙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爹,您忘了林清远,如今就在户部。而他未来的岳家,正是吏部天官。这其中的关节,未必没有空子可钻。” 沈万三瞪大了眼睛。 “青儿,你的意思是…” “我们不去求内务府的太监,我们去走户部的门路!” 沈妙青思路清晰。 “让户部度支司的官员认识到,采购我沈家的布匹,能为朝廷节省大量开支,这是他们的政绩! 只要度支司在审核时坚持‘价廉物美’的原则,甚至将我们的布匹列为优选,内务府即便想用瑞锦祥,也要掂量掂量!” “这…能行吗” 沈万三将信将疑。 官场盘根错节,岂是那么容易撬动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 沈妙青站起身,目光坚定。 “爹,您立刻准备我们织坊出产的最好的棉布样品,要各种颜色、厚薄的都备齐。 再准备一份详细的价目表,务必比瑞锦祥的报价低上一成半!但要确保我们仍有合理利润。” “另外…” 她顿了顿。 “帮我查清楚,户部度支司郎中,以及具体经办此事的员外郎、主事都是何人,性情如何,有何喜好。” 沈万三见女儿如此决断,也被激起了豪情。 “好!爹这就去办!” 接下来的几天,沈家上下悄然忙碌起来。 沈万三动用了所有商业人脉,打探户部度支司的消息。 沈妙青则亲自把关,挑选出最优质的布样,并核算成本,制定了一份极具竞争力的报价。 消息很快汇总过来。 度支司郎中姓周,是个谨慎守成的老官员,不太愿得罪人。 但具体经办此次宫缎采买事宜的,是一位姓王的员外郎,年富力强,颇有才干,据说一直想做出些成绩,对虚高的采买价格颇有微词。 “王员外郎……” 沈妙青沉吟。 这是个突破口。 如何能将样品和报价单,不着痕迹地送到这位王员外郎手中,并引起他的重视呢 直接上门贿赂,风险太大,且易被拒之门外。 正当沈妙青苦思冥想之际,萧煜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三日后,户部右侍郎钱大人府上设宴,为其母祝寿。度支司王员外郎亦在受邀之列。” 萧煜平静地陈述。 “钱侍郎与赵尚书并非一系,甚至有些嫌隙。而钱侍郎的夫人,近日对‘玉容皂’颇为喜爱。” 沈妙青眼睛瞬间亮了! 天赐良机! 若能借钱侍郎夫人之手,将布样和报价单“不经意”地让王员外郎看到,甚至由钱夫人美言几句,效果远比沈家自己上门要好得多! “可能弄到钱府寿宴的请柬” 沈妙青立刻问道。 萧煜点头。 “可以。但小姐不宜亲自前往,目标太大。” “我明白。” 沈妙青道。 “让忠伯以送‘玉容皂’贺寿为名前去,顺便带上我们的布样,只说是沈家新出的上好料子,送给夫人赏玩或赏人皆可。 切记,只需让钱夫人见到即可,不必多言。” “至于如何让王员外郎偶然得知……” 沈妙青看向萧煜。 萧煜会意。 “属下会安排。” 三日后,钱侍郎府邸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忠伯带着丰厚的寿礼和精心包装的“玉容皂”及沈家布样,顺利进入了钱府。 他依计行事,将礼物呈给钱夫人身边得力的嬷嬷。 只说是沈家一点心意,特别是那几匹新布,颜色鲜亮质地好,给夫人和小姐们做几件家常衣裳最是舒适不过。 钱夫人对“玉容皂”本就喜爱,又见那布样确实光滑柔软,色泽饱满,远胜寻常市面货色,心中欢喜,便让人收下了。 宴席中途,女眷们在内厅说话,话题自然引到了衣着布料上。 钱夫人想起沈家送来的新布,便让丫鬟取来给众夫人观赏,果然引来一片称赞。 这时,一位与钱夫人交好、其夫君在户部任职的夫人无意中提起。 “听说这次宫内采办秋缎,瑞锦祥的报价还是老样子,质地却还不如夫人手上这匹呢。若是能用上这等好料,又能为朝廷省下银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时也在内厅陪伴几位诰命夫人的钱侍郎,恰好听到了这番话。 他本就对赵尚书一系把持部分宫廷采买有所不满,此刻闻言,心中便留了意。 宴席散后,钱侍郎便召来了前来贺寿的王员外郎,看似随意地问起了宫缎采办之事,并“偶然”提及听说沈家有种新布,物美价廉。 王员外郎正为瑞锦祥的报价过高而头疼,闻弦歌而知雅意,回去后立刻暗中打听沈家布匹情况。 沈万三早已准备好,通过中间人将详细的样品和报价单送到了王员外郎手中。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沈家布匹质量更优,价格却低了一成半! 王员外郎如获至宝,这简直是送到他手上的政绩! 他立刻撰写公文,力陈采购沈家布匹可节省国库开支,并附上样品和报价,呈报给度支司周郎中。 周郎中虽不愿多事,但证据确凿,且有钱侍郎的隐约态度,最终在公文上画了圈,将沈家列为候选供应商之一,送交内务府。 消息传到内务府,主管采买的太监傻了眼。 瑞锦祥的孙大富更是急得跳脚,连忙去找背后靠山赵尚书。 赵府书房内,赵尚书听着管家的汇报,脸色阴沉。 他没想到,沈家一个商户,竟然有本事将手伸到户部,搅黄了他派系的生意! “沈家……沈妙青……” 赵尚书捻着胡须,眼中寒光闪。 “倒是小瞧了这个商户女。” 坐在下首的赵月柔,更是气得粉面含霜。 “爹!定是那沈妙青搞的鬼!她这是存心跟我们家过不去!绝不能让她得逞!” 赵尚书冷哼一声。 “放心,内务府那边,孙大富打点多年,岂是户部一纸公文就能轻易撼动的 最终用谁家的,还不是太监们一句话 不过……” 他话锋一转,看向女儿,语气带着告诫。 “这个沈妙青,似乎不像表面那么简单。你让清远最近也谨慎些,户部那边,别让人抓了把柄。” 赵月柔咬着唇,不甘心地应了声。 心中对沈妙青的嫉恨,却如野草般疯长。 而沈府这边,虽然尚未最终拿下订单,但成功进入候选名单,已是巨大的胜利! 沈万三欣喜若狂,对女儿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妙青却依旧冷静。 她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赵家绝不会坐视订单被抢,必然会在内务府层面施加压力。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但她并不惧怕。 因为她的手中有最好的武器——物美价廉的产品。 在绝对的利益和政绩面前,有些关系,未必就那么牢不可破。 她吩咐下去。 “织坊全力备货,确保一旦订单下达,能按时按质完成。” 同时,她让萧煜加紧留意内务府那边的动静。 一场围绕皇商订单的暗战,在永京的官场与商界之间,悄然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