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崩溃边缘,誓要逆天改命
余昕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警官站在七楼走廊尽头,登记完身份信息正要往里走,却被林特助拦在门外。琴雯听见动静,从病房门口转过身来,眼神平静得不像刚经历过生死拉锯。 “让他上来。”她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但别进病房。” 林特助点头示意,陈警官走上前,手里提着一个密封档案袋。“初步查了泰日旧部的资金流向,两小时前那笔转账已经追踪到空壳公司法人,是枭氏集团南区项目组的前财务主管。这人三个月前被辞退,背景干净,但最近频繁出入城西工业区。” 琴雯没接档案袋,只问:“他有没有接触过枭治的行程安排” “有。去年负责过一次接待任务,知道枭总的用车习惯和常走路线。”陈警官顿了顿,“你确定不报警这种程度的蓄意谋杀,经侦可以立案。” “现在报,等于告诉幕后的人——人没死。”她回头看了眼病房内昏暗的轮廓,“让他们以为任务完成了,才敢冒头。” 陈警官皱眉,还想说什么,琴雯已转身推开病房门。 监护仪的绿光映在枭治脸上,呼吸平稳,指尖微颤。她走到床边,手指轻轻覆上他的手背,温热的,活着的。她闭了下眼,再睁开时,主治医生正好从屏风后走出来,手里拿着最新检测报告。 “毒素暂时控制住了。”医生压低声音,“但神经损伤不可逆。东莨菪碱衍生物破坏了他的脊髓供血系统,原本就脆弱的神经组织进一步萎缩。就算恢复意识,下半身功能也很难恢复。” 琴雯点头,等他说下去。 “更严重的是,毒素已经渗入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脑干调节机制。我们做了三轮基因修复模拟,结论一致——如果无法清除深层残毒,最多……三年。” 空气像被抽走了一瞬。 她没动,也没出声,只是指甲慢慢陷进掌心,直到指节发白。 “现代医学没有手段逆转这种损伤。”医生语气沉重,“除非出现奇迹。” “奇迹”她忽然笑了一下,声音冷得扎人,“他从小到大,哪次不是靠自己爬出来的出生就瘫,母亲中毒而亡,家族把他当累赘扔在国外,他十七岁干细胞移植失败,吐着血签第一份并购协议——这些你们都说不可能活下来的事,他哪件没做到现在告诉我,只剩三年” 医生沉默。 她盯着病床上那张苍白的脸,脑子里全是资料里的画面:五岁被关在地下室训练谈判技巧,八岁帆船赛晕倒在甲板上没人救,十六岁独自回国接管烂摊子……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起来。 凭什么命运非要掐着他脖子不放 她猛地抬头:“系统!有没有办法救他是真正能续命的办法!” 脑海里,系统界面缓缓浮现。 【检测到宿主强烈诉求,激活深层协议】 【救治方案:放血续命】 【说明:以宿主精血为引,每日注入绑定对象体内,可缓慢解除毒素,并逐步修复受损神经】 【代价:每次献血将损耗宿主生命力,需要连续三十天,未完成,则目标反噬加重,寿命缩减50%】 【警告:宿主若因失血导致器官衰竭,系统不承担救援责任】 琴雯呼吸一滞。 “只有这一条路是不是说三十天后枭治能成为正常人,可以行走。” 【是的恢复正常,这是唯一方法。是否执行,由宿主自己选择。】 画面一闪,自动回放出那一夜巷子里的画面——她咬破手指,把血渡进他嘴里,他喉结微动,吞咽了一口。 原来早有预兆。 她闭上眼,脑海里全是枭治小时候的照片:瘦小的身体躺在病床上,手腕插着输液管,眼睛却亮得吓人。资料上写着,医生说他活不过三年。 她再睁眼,眼中含泪。 “如果这世界不给他活路,那我就撕开一条路。” 她走出病房,在缓冲区的休息椅坐下,掏出手机拨通林特助电话。 “查我名下的所有医疗资源,国内国外,只要涉及神经再生、血液疗法、基因编辑的专家团队,全部联系。我要最顶尖的三支队伍,二十四小时待命。” “是。” “另外,准备一套独立采血设备,恒温运输箱,无菌操作台。每天早上六点,准时送到病房内。不要医院的人参与。” “收到” 从今天起,我的血,就是他的药。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 “琴小姐,提醒您,长期大量失血会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心脏负荷过载……您才二十岁,如果医院缺血,您可以组织其他人献血。” “我知道。”她打断,“不该问的别问。” 挂掉电话,她回到病房,坐在陪护椅上,握住枭治的手。 “命运对你从来不公平。”她低声说,“可这一次,遇见我,就是命运对你的补偿。” 她另一只手从包里拿出一支未拆封的采血针,金属针头在灯光下闪着寒光。 “我要你活着。” “我要你站起来。” “我要你看见我站在你身边,一起感受这个世间的美好。” 话音落下,系统界面弹出红色契约框:【是否确认启动“放血续命”】 她盯着那行字,意念一动。 同意。 刹那间,胸口一阵闷痛,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抽走。她喘了口气,低头看自己的手,指尖微微发凉。 但心跳,依然有力。 她把采血针放在床头柜上,离他最近的位置。然后重新握住他的手,一动不动地坐着。 夜深了,医院安静得只剩下仪器滴答声。 枭治的手指忽然轻轻动了一下,像是回应某种看不见的誓言。 琴雯没察觉,她只看着窗外渐沉的月色,喃喃道: “从今往后,你的命是我的,我没让你死,你就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