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河北冀州,魏郡郡府,邺城。
纷飞的大雪给大地铺起耀眼的银装,呼啸的北风寒冷刺骨,纵然袁绍的议事厅装饰得很奢华,也无法全然抵御严寒,武将们还好,战甲遮住了内里的衣物,但文臣们裹着厚厚的棉衣,体态着实臃肿,脸颊的皮肤也因为寒风侵蚀而异常紧致。
端坐帅位的袁绍此时正拿着一张绢帛在查看,相比起七年前诸侯讨董的时候,他的脸颊增添了许多风霜刻痕,而比起十多年前讨伐黄巾的他,那就更是判若两人。
“今日召尔等过来是因为子阳来信,劝本将军迎天子至邺城,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颍川人郭图脸色剧变,激动地站起身来。
“主公!万万不可!”
“为何不可”
袁绍面色淡然,全然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子阳在信中说,本将军已是带甲数十万,若能迎来天子,必能使周边郡县争相归附,早日彻底平定青、幽、并三州,甚至其本人也甘愿听从我号令,力争早日安定天下,为何不好”
郭图急声接话。
“属下虽然不知王子阳此举是什么意图,但迎天子万万不可,大汉皇室没落已久,主公想要令它复兴,岂非难如登天,当今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各据州郡,麾下兵马动辄以万计数,可谓是秦失其鹿,先得者为王,此时若把天子迎来,凡事都要奏表天子,岂非徒生掣肘,若……”
“一派胡言!郭图当诛!”
逢纪突地厉声呵斥,甚至于气得胡须都在颤动。
“袁公祖上世食汉禄,四世三公,深得圣眷,忠君爱国,你此番谏言岂非想陷袁公于不忠不义不孝的境地,受天下人责骂和耻笑,引来公愤,落入逆贼袁术的境地”
郭图似乎意识到自己早前的话太直接,但仍旧没有退让的意思。
“如今袁公兵强马壮,将士效命,若迎天子迁都邺城,便能挟天子之威号令诸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谁能与袁公抗衡,是时再效仿伊尹、霍光辅助幼君,亦能轻易成就千古伟业。”
“不错!”
厅中再度站起一人,此人面貌儒雅,颇有智者相,正是与郭图很亲近的谋士辛评,他瞥眼看了看逢纪,面色微露嘲讽。
“逢元图!你这等背主小人谈何忠义”
“辛评!你竟敢辱我!”
逢纪瞬间怒目而视。
辛评毫不畏惧地迎向他。
“你是主公家臣,不为主公着想可谓不忠,主公待你不薄,同僚也尊敬信任你,但你肆意妄言,置大局于不顾,便是不义。”
“你……”
逢纪气得血气上升,指着辛评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审配立时帮腔:“仲治为何说出此等重言重语,元图本是一心为主,何来不忠不义,劝说主公迎天子是顺势而为,深得大义与民心,主公既能得百世美名,又能权倾当世,究竟有何不好既忠于大汉,又忠于主公,还令在座诸位成为中兴功臣,堪称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郭图急声反驳:“休要说些虚妄谬论,天子年幼,文不成,武不就,百官亦各怀心思,依如今的时局,若迎天子迁都,后患无穷,是时……”
议事厅变得越加嘈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唇枪舌剑,彼此寸步不让,相互进行言语攻击,吵得不可开交,其实除去想法不同,两边如此争执的原因在于派系争斗。
郭图和辛评等人原本效力于韩馥,曾怂恿韩馥献出冀州,举众向袁绍投诚,而且亲近于袁绍的长子袁谭,审配和逢纪等人则是袁绍旧部,且亲近于袁绍的幼子袁尚。
两派的家族势力都很强盛,掌握着强大的军力和权力,此外还有亲近于袁绍次子袁熙的势力和部分左右逢源的中立文武夹在中间,各种关系堪称盘根错节,自然是斗得厉害。
袁绍心里什么都清楚,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他是靠这些大家族的支持走到今天,纵然他本人的权威无人敢忤逆,但无法平息两方暗地里的争端。
眼见两边闹得不可开交,袁绍只觉气闷难当。
“啪!”
袁绍有力的右掌狠狠拍打到桌案。
争吵不休的众人总算慢慢安静下来,各自阴沉着脸坐回位置。
事实上袁绍能雄霸一方,慑服群雄,自是有过人之处,只是挟天子令诸侯这件事利弊都有,他确实很难做出决定,原本他心里倾向于不迎,因为他坐拥河北,只待彻底平定青、幽、并三州,便能尽得四州之地,兵力之强将冠绝天下,再加河北多义士,名臣良将无数,自然能成就伟业,但王旭的来信令他逐渐变得犹豫。
信中说当今天下能称为英雄的人惟有他袁绍和曹操,而他虽然势力雄厚,但尚且没到俯视群雄的程度,如今黑山张燕尚未平定,并州的地方太守各自为政,青州的田楷和孔融等人拥兵自重,幽州公孙瓒仍旧雄踞边塞,河北堪称是四战之地,而中原曹操却已占据兖、豫二州,实力日渐雄厚,若他袁绍不迎天子,曹操必迎天子。
是时曹操兵强马壮,麾下谋臣良将无数,又得天子之威,势必轻易取得徐州和司隶,各方势力都会俯首听命,到时曹操南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半是试图先统一富饶的北方,早晚会说服天子定他袁绍为叛逆,河北纵然因他的威望而不乱,但人心必定不稳,依附于他的诸侯也将心生二意。
虽然袁绍从长达两千多字的书信里看出王旭心有所图,但明白王旭分析的形势确实是事实。
曹操起初依附于他,直至被刘岱等人迎为兖州牧才脱离,此后曹操东征西讨,实力愈发强盛,彼此就演变成盟友关系,他与曹操曾是好友,很清楚曹操的本事,而王旭的提醒更是令他担忧加深,从而使他开始犹豫是否要抢在曹操之前迎得天子。
看到议事厅已经安静,袁绍没有再责问,转而环顾众文武,直到目光扫至许攸才微微露出笑容。
“子远!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许攸与袁绍是多年的老友,心知他好谋无断,不可能很快就做决定,因而从头至尾都没有多话,任由众人闹腾,而且他料定袁绍会询问自己。
眼看自己的推断成真,他突地抚须大笑,彷如什么都尽在掌握。
袁绍眉头微皱,显得有些不太高兴,近些年他越发不喜欢许攸全因为许攸的缺点——张狂。
今时不同往日。
两人曾经同朝为官,彼此是纯粹的友情,袁绍自是不在意好友的性格,但袁绍如今已是雄霸一方的诸侯,而许攸是他的家臣,许攸却时常见面不拜,回话不行礼,特立独行,令袁绍非常不适,何况袁绍本就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如今仅是念在旧情忍让。
“子远如此高兴……可是有妙策”
“袁公!此事何须商议,迎天子利大于弊,本是理所当然,何故优柔寡断”
许攸辅佐袁绍确实诚心,唯独说的话太直接,甚至有训斥袁绍的意思。
“天子纵然驾临邺城,仍是年幼,袁公理当任职丞相,总摄天下军政,扫平逆贼,是时袁公得天子之威,顷刻间便能令并州各郡太守听命,然后先行安抚,待局势略为平稳,再征调他们回京任职,散其部曲,岂非不费一兵一卒
青州的田楷是公孙瓒早些年保举,公子袁谭与其鏖战多年,已使他成为强弩之末,若袁公再得天子之威,百姓归心,县乡归附,不需多久便能拿下,仅余幽州公孙瓒尚存匹夫之勇,他不明义理,已失民心,众叛亲离,朝廷只需诰命一封便能将其彻底孤立,挥军平定岂不容易
袁公轻而易举稳定青幽并冀四州,待治理几年,便有钱粮兵甲无数,手握百万雄兵,此后再挟天子诰命进军中原,大小县乡有谁敢抵抗,孟德怕是亦不敢争锋,甚至于举众归附,定鼎天下近乎是易如反掌……袁公莫要再迟疑不定,惹人笑话。”
许攸话音稍顿,突然又若有深意地接口。
“是时袁公功高盖世,威望无以复加,天下如何岂不都在袁公一念之间”
许攸的话虽然暗含指责,但幸好内容令袁绍心痒难耐,袁绍倒是没有不高兴,反而面露喜色。
独自思量许久。
袁绍轻轻抬起头来,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
“此事容我细想些时日再做定夺。”
“本初!”
许攸急得起身呼唤起袁绍的名字。
“如今子阳无意迎天子,乃是因迎天子对他而言弊大于利,正是大好时机,本初若优柔寡断,势必令孟德抢先,何不赶紧下令,莫要贻误大事!”
如此当众指责令袁绍非常生气,当即不耐烦地摆摆手。
“军国大事自要深思熟虑,岂能因你一言就草率决定,况且本将军不过思虑一时,难道孟德便能整顿兖、豫二州,此事容后再议,都先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