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你也是来要人的!”王旭苦笑着摇摇头。“真的不能再撑一段时间么,各府各寺都在向我要人,好的人才都已经抢完了。”
被逼无奈的文聘立时便大吐苦水。
“如果末将有别的办法,肯定不会叨扰主公,典农大将军府本就人手不足,如今的职权范围又急剧扩大,末将着实力不从心,斗胆说句心里话,典农大将军府根本就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军。
寻常官吏没有指挥过军队,根本不知什么军队需要什么补给,需要多少,战时如何配给,非战时又怎么配给,医官如何调派,随军的军需官需要多少。
他们只知奉命行事,几乎事事都要属下亲自督办,但楚国的主力军团、边军、近卫军合计已经多达百万人,属下着实分身乏术。
末将也不想给主公添堵,但实在无人可用,这么多年,有才能的人都被其它各府争去,唯独典农大将军府从没有来过真正有经验且有能力的人。
早些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也在……也在末将降曹的时候被众人挖光,近几年培养的人同样被各大将军府给借走,都说是军中缺人,要他们应应急。
末将亦是久经战阵,心知军队不能缺人,便借给他们,哪想借走就不还,他们直接把人派往各方……哎!如今末将走遍南宫,一个人都借不到,特别是周智,借走我半数能人却连面都见不着!”
眼见文聘越说越委屈,王旭真是哭笑不得,心里也渐渐想通很多事。
“仲业!你真是够老实……他们说借就借,这都能信”
“末将想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安危,不能不帮忙。”
“他们根本就是算准你会这么想!”王旭没好气地说:“军中人才济济,哪会真缺到如此严重,如果都到那种地步,最着急的人应该是我……若不出预料,肯定是周智先找你借,然后高顺、赵云和张辽他们才紧跟着来!”
“主公如何知晓”文聘异常惊讶。
“我不仅知道这个,我还能肯定赵云他们是周智怂恿过来的。”
“好个周智!末将这就去找他算账!”文聘心里气不过,直接起身就走。
“不用!他是逼你来找我!”
王旭笑着叹口气。
“他是在暗中帮你,试图逼你这闷葫芦主动向我张口要人,毕竟你手里的人确实不太顶事……徐元直他们不借人给你应该也是看到这点,不然哪会集体躲着你,你为人耿直大方,重情重义,不至于受如此排斥。”
“帮我”文聘若有所悟。
“既然典农大将军府已经弄成这样,我知道之后岂能不安排,既然要着手安排,又怎么会不一步到位,周智虽然玩心很重,但从不会刻意坑人,除非你先坑他……这件事我本来想缓缓,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排下去。”
王旭闭上眼睛权衡片刻,再度接口。
“我来说,你来记,然后由你亲自去各府传报。”
“诺!”
“一,宣义将军严颜还都,升任典农左将军,分管军队的后勤事务,升任霍峻为鹰扬将军,代替严颜履职青龙军团副将。
二、召平虏将军吴懿还都,升任典农右将军,分管屯田及预备兵事务,升任杨怀为平虏将军,代替吴懿履职东方军团副将。
三、典农左、右将军之下设典农将军四人,位与杂号将军同,由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刘磐及大考里新晋的奇才杨仪、宗预履职,具体分管事务由你分配。
四、典农将军之下再设八位典农中郎将,位与偏将军等同,由你自行从原有官吏里挑选人才,并提交给尚书台审定录用,至于中郎将以下官吏则与各府官吏的选拔方式相同。”
随着王旭接二连三地说出众多名字,文聘已是乐得合不拢嘴。
“主公放心!末将必定尽快理清典农大将军府的事务!”
“如今你这个典农大将军也算名副其实了,但我有言在先,必须把事情做好,你应该明白你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出了差错会造成什么结果也应该明白!”
“末将绝不负重托!”
“嗯!正因为有你,我才敢放心!”
王旭笑着挥手。
“行了!忙你的去吧!”
“诺!”
“诶!等等……”
“主公还有何吩咐”
文聘疑惑地回头望来。
王旭笑着指向他胸口,意味深长地说:“仲业,你是楚国的典农大将军,执掌三大将军府之一,今后不要再局限于做好本职事务,朝中的事也要多用点心思。”
“心思”文聘显得很疑惑。
“你觉得为什么各府都不肯借人给你,反而逼你来向我要人”
“不太清楚!”文聘摇头。
“各府各寺的重臣里只有你最没有心思,他们一是帮你,促使你向我要人,二是为我找台阶。”
“这……还请主公赐教!”
“偌大的楚国,提拔人才是需要有理由服众的,突然大范围启用人才,我也有很多顾虑,一国之地不是那么好治理,国之重臣也不是那么好当,你必须来找我,我才能提拔人才。”
文聘瞬时明白过来:“多谢主公提点!”
“知道该怎么传令了么”
“嗯!此番提拔的人是末将向主公求来,皆是末将一力保举,主公不胜其烦,因而暂时应允!”
“行!去吧!”
楚国的三大将军府自此真正开始有序运转,流程和体系也日渐完善,其产生的效果显而易见,军政官吏不但感觉负担减轻,而且职责明确,效率远超之前。
卫将军周智虽然爱闹腾,但边军经过他的整顿,仅是短短几月就发生质变。
他调派破虏将军黄权接掌了交州军,而且任命建文将军吴班及张翼、马忠为副将,彻底对交州军进行重新编组和布防,那些零散的边境哨岗、土寨等全都划归交州军体系,致使交州军多达八万人。
如此统一布署使得将士能够适时换防,彼此联系紧密,不仅协同作战能力大大加强,也令边军将士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精神面貌大幅好转。
早前益州西部的边军向来各自为政,既听命地方太守,也听命襄阳,如今则被周智收拢,正式设立益州军,以张南为主将,赵融、袁龙为副将。
因为好些年前王旭便下令西部各郡太守要结好蛮族,努力兴建道路,拓展国家地域,归化那些原始族群,而地方太守忙于本职,虽然有成绩,但并不显眼,如今有益州军统一布署、统一谋划,再加地方太守和刺史协助,楚国拓展西部边境的政策自是得到极大促进。
南中地区则重组了南军,周智从南中都督李恢手里接掌南中的军队,然后调任句扶和从军多年的蛮族将领杨峰、孟优执掌南军,职责与益州军等同。
西北与凉州接壤的地区则合并出西军,建威将军张任为主将,宿将何仪、陈应为副将。
北疆至函谷关附近的边军合并为东军,射声将军贾逵为主将,楚国旧将陈式、邓凯为副将。
荆州东部从南阳郡至荆南桂阳郡的山区驻防部曲合并为东军,由周智和张靖亲自兼任主将,而水军则由镇东将军陆逊自行整顿。
最终。
边军经过周智大胆合并、扩充及各种挖墙脚之后,形成东军、南军、西军、北军、益州军,交州军及水军共七支部曲,合计多达三十余万,虽然布署分散,但终究是力量,足以纳入战略考量。
公元二一一年秋,楚吴之战结束的两年半之后,楚国的军政体系日趋完善,实力达到鼎盛,八个主力军团、两个近卫军团及七支边军的总兵力近达一百二十万。
与此同时。
吴、魏两国因为在早前的“楚魏”“楚吴”两战中惨败,损失惨重,尚且处于恢复阶段,此消彼长之下,楚国西征的时机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