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雪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天换地,哪能不痛”
这冠冕堂皇的话,秦王已不知说过多少遍,这一次对着樊於期的尸体,才有几分胆寒。
士子,识文断字,通古晓今,所求者,不仅一己之富贵,更有苍生之福祉。
秦王用功名利禄与天下大任将他们笼络在秦廷,若是秦国的所作所为偏离他们的理想,他们又会像流沙散去,再寻良木而栖。
六国士子,有多少人愿将屠刀举向自己母国,有多少人愿用同胞的血换一己富贵
大抵不会很多,所以这个庞大阶层的诉求,是死最少的人,博最稳的宁。
这一诉求,终在这大殿之上,由荆轲代天下士子问出。
“倾苍生之血,换疮痍之土,是否值得”
“‘止戈为武’,自古能止戈者,唯有武。”
“穷兵黩武,欠血债于天下”
“弭兵除战,虽千万人吾往矣。”
“杀人盈野,流恶名于后世”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春秋无义战’。”
“‘旷古有闲田’。”
“以血灌田”
“非吾所愿。”
“此乃荆轲陛见的原因。”
“也是寡人如此见你的原因。”
这番假大空的对话,朝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懂。
也许,只有秦王和荆轲两个人懂。
荆轲打开图匣,取图,将图展开到一半。
秦王看不清图,笑:“看来是寡人的心还不够诚”
“不,是荆轲有两副图,不知道该献哪一幅”
“哪一幅燕王难道没有旨意”
“有。可是,臣不是燕国人。”
“为何燕使是卫国朝歌人”
“今日臣要做的事,没有一个燕国人愿意自己来做,所以只好我这个外邦客卿来当卖国贼。”
“难为你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既食燕王之禄,也只能替燕王担辱。”
“怎么不来食我秦国的禄寡人让你知道什么叫吐气扬眉!”
“臣肚量狭小,食不了大国之禄,只配吃麸皮糟糠。”
秦王大笑:“糟糠倒是太委屈你了!”
荆轲也笑,嘴角微翘,自嘲:“糟糠都不委屈,我何来委屈”
“你不委屈,何来两副图”
荆轲敛住笑意,深深一拜:“秦王见微知著。”
秦王也忽然严肃,正色相问:“两副图是什么”
“两件事。”
“两件事你让蒙嘉告诉寡人,燕国愿举国投降,而燕国国书却只有督亢之地。一国与一城,这便是两件事”
“是。中庶子所言是私事,国书所言是国事。”
“你的意思是……燕国举国投降是私事,割让督亢之地是国事”
“秦王明鉴。”
“私事如何”
“愿献一邦而报四人之仇。”
“国事又如何”
“国事是欲献一城而罢两国之兵。”
群臣面面相觑,秦王沉默不语。暗思片刻,他猜出隐意。
“私事是你的私事,国事是燕国的国事”
“不错。”
“你,要叛燕”
荆轲再次深深叩头:“秦王果然明睿之君。”
太难以置信,顷刻间满殿喧哗,秦王也难掩神色惊异。
“国使,必是精挑细选,乃燕王最信任之人。一来就叛变,为什么”
“待荆轲展开地图,秦王便知。”
荆轲镇定自若地徐徐展图,图穷匕现,一柄利刃恰是刺杀的上首之选。
群臣震愕,殿外,郎中令蒙毅正欲召持戟侍卫上殿,秦王摆手止住。
“燕王让你来刺杀寡人”
“不是。”
“不是”
“是燕太子丹。”
“丹!”
秦王忍不住一声轻呵,这又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以秦王对燕丹的判断,燕丹的驭人之术不足以收伏荆轲这样的豪杰,便问:“你,不愿意为他卖命”
“是。”
“怕死”
“不,臣不怕死,只怕为不值得的人而死。”
“他不值得”
“杀我挚爱之友,斩我弱妻双手,这样的人,大王认为是否值得”
“既然不值得,为何到此”
“臣若不来,爱妻性命难保;臣若不来,另一位挚友也将命丧黄泉。”
“他用你妻友性命威胁,你不愿意受此威胁,所以,就反了”
“是。”
“他如此步步相逼,就没有料到会逼反你吗”
“他有预料,所以安排了副使。”
“副使是监视你的”
“是。幸得郎中令将他留在殿外,臣才能一诉肺腑。”
这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多疑的秦王并未立即相信,他将自己置于荆轲的境地思考。
蒙毅即刻命人押解秦舞阳并宫外燕国使团众人。殿外响起警训,蒙毅还未上殿,秦王就忍不住与使者继续斗智。
“他既然能用你妻友的性命威胁你,那么条件肯定不是你出使秦国就行,而是寡人必须死,对吗不论你愿不愿意,寡人不死,你的妻友就不会安全。所以,无论你现在说什么,做什么,最终目的,都是置寡人于死地,对不对”
“对,但只对了一半。”
“哦”
“臣行之前,友曾赠言‘君乃狂士,奈何困于小人之手’臣之友不贪生,臣之妻不畏死,故臣此来,不为救他二人,而愿以燕国社稷为妻友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