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闲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河南,朱仙镇。 五月的毒日头悬在天上,把镇子口那片流民窝棚烤得像个蒸笼。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腐的馊味,混杂着汗臭与绝望。 刘二郎蜷缩在窝棚的阴影里,舔着干裂的嘴唇,肚子里空得发慌。 他爹刘老栓前几天就饿得去了,临死前就攥着他的手,让他活下去。 怎么活。 拿什么活。 官府的粥棚一天比一天稀,昨天已经能照见人影了。 “都出来,都给老子滚出来。” 一阵嚣张的叫骂声打破了死寂。 一队穿着绿营兵服的官兵簇拥着一个胖子走了过来,那胖子穿着一身绸缎,手里摇着折扇,脸上满是厌恶。 他是沈万山,青蛇卫千户,此刻的他,是“巡抚衙门派来的粮官”。 “奉抚台大人将令。” 沈万山捏着鼻子,尖着嗓子喊。 “西北战事吃紧,大军嗷嗷待哺。现征调全镇存粮,以济军需。” “所有人家,无论存粮多少,半个时辰内,全部交到镇东粮库。” “有敢藏匿一粒者,以通敌论处。”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在死气沉沉的流民中炸开。 存粮 他们哪还有存粮。 地里的麦子还没熟透,家里的米缸早就见了底。 “官爷,我们连树皮都快啃光了,哪还有粮食啊。” 一个老者颤巍巍地跪了下来。 沈万山一脚踹开他。 “放屁,本官查过了,镇上那几家大户,粮库里都还满着呢。” “那是人家的救命粮。” “救命粮” 沈万山冷笑一声。 “国事为重,谁的命有西北大军的命重要” “交不出粮食,就拿命来抵。” 他说完,身后的绿营兵便“唰”地一声,抽出了腰刀。 人群骚动起来。 绝望中生出了一丝疯狂。 刘二郎的拳头不自觉地收紧,骨节发出轻微的响动。 他想起了他爹。 想起了那些饿死的乡亲。 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的救命粮要给他们的大军。 “他们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 刘二郎转头,看到一个面生的汉子,那人穿着一身破烂的短打,脸上蒙着灰,看不清面容。 是燕七。 “抢了我们的地,现在还要抢我们最后一口吃的。” 燕七继续低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周围几个人的耳朵里。 “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拼了。” “镇东的粮库里,粮食堆得跟山一样高。” “抢过来,我们就能活。” 刘二郎的呼吸变得粗重。 抢粮库。 那是造反。 可不造反,就是等死。 “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压抑的情绪瞬间被点燃。 “拼了。” “抢粮去。” 刘二郎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抓起一根木棍,第一个冲了出去。 “反了,反了。” 沈万山脸色大变,连连后退。 “赵参将,快,给本官拦住他们。” 绿营参将赵承祖带着三百兵丁守在粮库前,看着黑压压冲过来的人群,心里也有些发怵。 “放箭,放箭。” 他嘶吼着下令。 稀疏的箭雨落下,射倒了几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但这没能吓退饥饿的人群,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杀了这些狗官。” 刘二郎红着眼,挥舞着木棍,冲在最前。 赵承祖拔出佩刀。 “结阵,挡住他们,谁敢后退,杀无赦。” 三百绿营兵组成了一道脆弱的防线。 流民们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用木棍,用石头,用牙齿,疯狂地冲击着军阵。 混乱中,一个绿营兵慌不择路,一刀砍向旁边。 被砍中的不是流民,而是一个在旁边看热闹的镇上居民。 那人是镇里王铁匠的儿子,还没成年。 “杀人了,官兵杀人了。” 这一声尖叫,让整个朱仙镇都沸腾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本地镇民,也抄起家伙冲了过来。 赵承祖的军阵瞬间被冲垮。 他自己被几块石头砸中脑袋,血流满面,被亲兵架着狼狈逃窜。 粮库的大门被撞开。 看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袋,所有人都哭了。 刘二郎瘫坐在地上,抓起一把米,拼命地往嘴里塞。 燕七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拍了拍刘二郎的肩膀。 “光有粮食不够。” 他从怀里掏出一叠油印的报纸,递了过去。 “看看这个。” 刘二郎接过报纸,上面几个大字刺入他的眼中。 《汉王新报》。 “汉王有令,凡杀清妖者,皆为汉军。” “随汉王,反清廷,有饭吃,有田种。” 燕七的声音高亢起来,传遍了整个粮库。 “清廷的皇帝只知道加税,只知道抢我们的粮食。” “汉王,才是给我们活路的人。” “愿意跟着汉王干的,站出来。” 刘二郎第一个站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粮库内外,五百多条汉子,全都站了起来。 他们手里拿着刚刚缴获的兵器,眼中燃烧着复仇与希望的火焰。 …… 河南巡抚府。 田文镜看着手中的告急文书,气得浑身发抖。 “反了,都反了。” “一群刁民,竟然敢冲击官府粮库,杀害朝廷命官。” 他口中的“朝廷命官”,自然是那个假扮粮官的沈万山,燕七为了把戏做足,让沈万山“死”在了乱民之中。 “抚台大人,下官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一旁的幕僚小心翼翼地开口。 “朱仙镇的流民,背后恐怕有汉贼的影子。” “报纸,他们竟然有汉贼的报纸。” 田文镜一拳砸在桌上。 “一群泥腿子,哪里懂什么报纸。这分明是汉贼在背后煽动。”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往京城。 奏折里,他将朱仙镇的暴乱描绘成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声称流民与汉贼主力勾结,恐有席卷河南之势,恳请朝廷速派大军增援。 紫禁城,乾清宫。 康熙看着田文镜的奏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西北战事正紧,他把能调动的兵力都派了过去。 现在,心腹之地河南又起大火。 “明珠。” “奴才在。” “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明珠心里叫苦不迭,国库里连老鼠都饿死了,哪还有钱粮再支撑一场中原的平叛。 他斟酌着词句。 “皇上,河南乃中原腹地,不容有失。然西北战事为重,不可轻动主力。” “奴才以为,可从驰援西北的盛京八旗兵中,暂调一千精锐,由得力将官统领,先行赶赴河南,稳住局势。” 康熙沉默了。 从西北前线抽调兵力,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可眼下,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准奏。”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 “传旨,命盛京副都统一等侍卫阿兰泰,率一千索伦兵,即刻改道,驰援河南。” “嗻。” 明珠退了出去,心中那片冰凉,又加重了几分。 汉贼这一招,实在是太毒了。 看似只是在河南点了一把小火,却让整个大清的战局,都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清廷的兵力,被进一步分散。 而汉军,则在东西两线,都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集结的时间。 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 …… 千里之外,黑水城。 帅帐之内,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整个天下的局势。 李信的手指,正点在河南朱仙镇的位置。 “先生的计策,成了。” 徐文良微微一笑,手中拿着最新的情报。 “朱仙镇一乱,河南巡抚田文镜必然会调集重兵围剿。” “根据青蛇卫传回的消息,他已经集结了开封、归德两府的五千绿营兵,正向朱仙镇开进。” 李信点头。 “五千人,足够把这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清廷的心腹之地了。” 徐文良的手指,从河南滑向了西北。 “汉王,这只是第一步。” “河南一乱,清廷从东面驰援西北的兵马,必然会受到迟滞,甚至会被抽调一部分前去平叛。” “如此一来,周培公在陕甘的防线,就成了孤军。” “我建议,立刻命令龙骧军团周大勇部,全军移师张掖。” 徐文良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凉州城的旁边。 “兵临城下,做出随时要强攻凉州的姿态。” “清廷首尾不能相顾,必然会顾此失彼,届时,便是我军东出的最好时机。” 李信的脸上浮现出赞许。 “先生所言,正合我意。” 他转身看向一旁的陈敬之。 “保民府即刻从西域调粮十万石,运往张掖,保障东线大军的后勤。” “遵命。” 陈敬之躬身领命。 一盘搅动天下的大棋,正按照徐文良的谋划,一步步展开。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综影视:想穿就穿

综影视:想穿就穿

喜欢苦芯菜的胡铁强
周周出身富贵,父母恩爱。本以为一生能平安幸福的度过,怎料父亲被最亲近的朋友坑骗一朝破产欠债,突发急病身亡,母亲殉情而去。周周与仇人同归于尽,鲜血流下,将脖子戴着的祖上传下的玉牌染红,失去意识前周周看见玉牌发出一道光芒……祖上传闻得此玉牌可获长生。何以琛重楼谭宗明宫尚角凌不疑李怡孟宴臣……顺序不定
军史 完结 81万字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执笔见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
军史 连载 226万字
重生之末世庶女

重生之末世庶女

罗素浅
在末世挣扎3年,却莫名被人坑害死在了丧尸堆,本以为小命休矣。不料却穿越了!穿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作为一个吊车尾的异能者,穿越后的庶女,逆袭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什..
军史 连载 90万字
墓子行歌

墓子行歌

林二十一
财王金陵遭神秘人偷出启陵密宝,于是守墓人从金陵外出,入世寻找贼人,同时也要找回密宝。一个从小生活在墓中的孩子,一个从来没有朋友父母的守墓人,这个天下对他来说很..
军史 连载 8万字
万圣归来

万圣归来

晨久
在这片广袤无边的大地上,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它们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相传天地之间有一至宝,可以打开仙界之门。仙道崩殂,群魔乱舞。这便是本书之由来…………
军史 连载 16万字
漫步港娱

漫步港娱

永哥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在八十年代香江崛起的故事。
军史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