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愚小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师傅的电动车在早高峰的车流里拧了个s形,车筐里的豆腐脑晃出半盒。他看了眼手机,七点四十二分——离第一单外卖的超时时间还有八分钟,可前面路口的红灯至少要等九十秒。 "操!"他低声骂了句,猛拧电门,贴着一辆公交车的尾巴蹿到了非机动车道。车把上的保温箱"哐当"撞了下护栏,里面的奶茶估计又撒了。上周就因为撒了杯奶茶,顾客给了差评,平台扣了他五十块。 "快点快点!"手机里传来系统提示音,是第二单的催单消息。张师傅咬着牙,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后视镜里的早餐摊越来越远,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国营饭店当学徒,那时候熬锅粥要等俩小时,师傅总说"急啥好东西都得等"。 可现在谁还等啊顾客催,平台逼,连路边卖煎饼的都喊"三分钟出摊"。 这事被马克拍进了视频里。他周末跟着张师傅跑了半天外卖,镜头里全是电动车的影子、不断弹出的催单消息,还有张师傅被汗水浸透的后背。 "你们看这组数据,"马克把视频投在教室的屏幕上,"去年外卖行业投诉量里,'送餐慢'占了62%;平台规定的超时罚款,三年涨了五倍。" "那顾客也不容易啊,"林小满皱着眉,"我上次点了份面,等了一个小时,送来都坨了,能不生气吗" "可张师傅说,他一天要送三十五单,平均每单只有十七分钟,"马克调出张师傅的排班表,"从取餐到送餐,有时候连喝水的空都没有,厕所都得憋着。" 王磊"啧"了一声:"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我爸在工地干活,包工头总说'快点快点,天黑前必须完工',结果他同事上个月摔了,就是因为赶进度没踩稳。" 迪卡拉底抱着个老式座钟走进来,钟摆"滴答滴答"响,在嘈杂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楚。"这钟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他把钟放在讲台上,"走得慢,一天能差十分钟,但几十年了,从没停过。不像现在的电子表,精确到秒,可总让人觉得慌。" "慢有啥好"王磊不以为然,"我玩游戏都嫌加载慢,恨不得一秒进战场。" "那你咋不说游戏里的'快速模式',总让人输得更快"苏拉翻开笔记本,上面贴着张老照片,是她姥姥年轻时在纺织厂的样子,"我姥姥说,那时候织一匹布要三天,质检员会拿着放大镜看,有一个线头没处理好都得返工。现在的布,一天能出一百匹,可穿半年就起球。" 她指着照片里的缝纫机:"那机器转得慢,但缝出来的线比现在的结实三倍。" 张萌萌推了推眼镜,调出一组数据:"我查了资料,现在人的阅读速度是十年前的两倍,但记住的内容只有一半;职场人平均每八分钟就要被消息打断一次,专注力比金鱼还短。" "这就是速度的陷阱,"迪卡拉底拨了下钟摆,"以为快就是好,却忘了为啥要快。就像赶路,本来是为了看风景,结果一门心思往前冲,到了地方,啥也没看着。" 林小满忽然想起自己的作文。上次老师催着交稿,她俩小时写了三篇,结果被批"流水账,没灵魂"。反倒是暑假时,她花了三天写的那篇游记,老师说"有滋有味"。 "我妈总说'慢工出细活',"她轻声说,"可她自己做饭,现在也总用预制菜,说'快省事',其实她以前炖的排骨,要小火煨俩小时,香得能飘半条街。" 马克的视频还在放,镜头扫过一家奶茶店,店员正手忙脚乱地盖杯盖,机器"嗖嗖"地摇着奶茶,杯子上印着"30秒出杯"。 "可大家都在催,不快点不行啊,"王磊挠着头,"就像我写作业,要是不快写,晚上就没时间打游戏了。" "这就是个怪圈,"苏拉叹了口气,"老板催员工快,员工回家催孩子快,孩子长大催自己快,最后谁都停不下来。" 迪卡拉底把座钟往大家面前推了推:"我爷爷以前总说'日子是过的,不是飞的'。他种麦子,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从不着急。有年旱灾,邻居都急着抽水,他说'等等,要下雨',果然三天后下了场透雨,收成比谁都好。" 他指着钟面:"这钟慢,但它按自己的节奏走。就像人,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才走得稳。" 下课时,马克收到张师傅的消息:"今天我少接了五单,喝了两杯茶,送的餐都没撒,顾客还给了三个好评。" 林小满看着消息笑了。她决定晚上回家,让妈妈炖次排骨,哪怕等俩小时也行。 王磊掏出手机,把游戏里的"自动战斗"关了:"还是自己手动打有意思,慢点就慢点。" 夕阳透过窗户照在老式座钟上,"滴答滴答"的声音里,好像藏着句老话:快有快的慌张,慢有慢的滋味,日子不是比谁跑得快,是比谁跑得稳,跑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