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荷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法租界深处,程家公馆。 那扇朱漆紧闭的厚重大门内,灯火通明,空气却冷如冰窖。 上海茶业公会的几位核心理事围坐一堂,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为首的金会长一掌拍在紫檀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泛起涟漪。 “岂有此理!”他须发微颤,怒不可遏,“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草棚茶舍,一个来历不明的毛头小子,竟敢用两文钱的烂茶,动摇我上海滩百年茶市的行规!这是要掘我们的根!” 众人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鄙夷与恐慌。 唯有杜沧海的首席幕僚,那位被称为“铁算盘”的冯师爷,依旧捻着他那撮山羊须,眼神冷静得像一口古井。 他等众人声浪渐歇,才不疾不徐地开口:“金会长,各位理事,以硬碰硬,是下策。那小子背后有民心撑腰,巡警一动,他就成了受害者,我们反而成了仗势欺人的恶霸。《新闻报》那张照片,就是明证。”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上海滩是讲法理的地方,尤其是租界。 我已查明,那间‘清心茶舍’,一无卫生许可,二无税务登记,三无资本担保。 这三条,哪一条都够工部局封他十次。” “好计!”金会长眼前一亮,“就用官府的条文勒死他!让他知道,民心再多,也大不过法!” 冯师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补充道:“此事要快,更要办得‘公正’。我即刻联络工部局卫生处与税务科的朋友,明日一早,联合执法。我要让全闸北的百姓都亲眼看看,他们信奉的‘茶菩萨’,不过是个连牌照都没有的非法摊贩!”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三辆挂着工部局牌照的汽车,带着一队荷枪实弹的巡捕和几名身穿制服的稽查员,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清心茶舍门前。 如此大的阵仗,瞬间引来无数围观的目光。 然而,当稽查员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想象中的污秽不堪并未出现。 灶台擦得锃亮,仿佛能照出人影,旁边一张小木牌上用炭笔写着:“本日第三次开水消毒”。 墙角,一本摊开的账簿上,每一笔收入、每一项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精确到“文”。 账本旁还贴着一张告示:“本店账目公开,日日清算,欢迎众乡邻随时查验。” 一名卫生处的稽查员不死心,戴上白手套在锅沿、桌角抹了一圈,手套上竟无半分油污。 另一名税务科的则对着账本核计半天,发现其盈利微薄,按规定尚不足起征点。 更让他们哑口无言的是,连后院堆放的残茶茶渣,都被分门别类地装在麻袋里,旁边立着牌子:“赠予东首王家菜园,以作花肥。” “这……”带队的巡长面面相觑,竟找不到任何可以开罚单、下封条的理由。 围观的百姓们先是屏息,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笑和议论。 冯师爷预想中“当众揭穿”的大戏,变成了一场滑稽的“模范商户视察”。 巡捕和稽查员们在一片窃窃私语中,只得悻悻而归。 谢云亭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出。 他趁势而上,在茶舍外贴出新的海报:云记“透明制茶日”。 每月初一,茶舍后厨将对所有市民开放。 他要让每个人都亲眼见证,那一碗两文钱的茶,是如何从一片片茶叶,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烘焙,最终成为入口的甘醇。 首个开放日,人潮汹涌。 阿珍换上了一身利落的蓝布衫,站在一口大铁锅前,声音清亮地为众人讲解着“松柴慢焙”的奥秘。 她的讲解没有深奥的术语,只说“火大了茶会哭,火小了茶不香”,朴素而生动。 小阿宝则带着他的“茶童递信队”,像一群小导游,领着好奇的市民参观每一个角落。 人群中,一名扛着笨重摄像机的外国记者格外引人注目。 他将镜头对准了谢云亭那双在蒸汽中翻炒茶叶的手,又摇向灶下那一张张专注而质朴的脸。 数日后,一部名为《茶,从土地到良心》的黑白短纪录片,在几家大光明电影院正片前作为新闻片加映。 镜头里,皖南茶山云雾缭绕,采茶女灵巧的指尖与闸北工人粗糙掌心里的茶碗交替出现。 画外音用生硬的中文说道:“这不是一门生意,这是一条从土地到人们内心的路。”影片虽短,却意外引发了观影热潮,许多人甚至专程为了这部加映短片而买票。 风,也吹进了纸醉金迷的百乐门。 当红歌女白兰香,在一曲《夜上海》唱罢后,没有回到后台,而是在舞池边亲自布置起一个雅致的“移动茶角”。 她让侍者端上几壶温热的云记红茶,免费供应给场内的宾客。 “各位先生太太,香槟虽好,却不及这杯热茶暖心。”她端着一杯茶,在几位洋行买办和银行家之间穿梭,语笑嫣然,“你们喝的是法兰西的浪漫,他们喝的,是中国的骨气。” 一名刚从伦敦回来的英资洋行大买办,轻啜了一口,眼中瞬间迸发出一丝惊异:“这……这味道!这股独特的兰花香,和我上个月在伦敦拍卖会上花高价拍下的‘顶级祁门’,几乎一模一样!” 白兰香闻言,嫣然一笑,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先生,那是因为,这是他们永远抢不走的根。” 一句话,让在场的几位华人富商神色微变,若有所思。 连番的失利与云记日益高涨的声望,让冯师爷终于坐不住了。 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莽夫,而是一个深谙人心的布局高手。 他脱下长衫,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短打,亲自来到闸北,混入排队的人群。 他坐在茶舍最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喝着那碗传说中的茶。 茶味醇厚,回甘清冽,确实是好茶。 但他更在意的,是这间茶舍的“魂”。 他看到阿珍在柜台后,利用空闲教几个流浪儿认字写名;看到那个被报纸报道过的老吴头,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体温焐着一个竹筒,那是他要带回去给病妻的茶;他还听到小阿宝带着一群孩子,高唱着那首已然响彻闸北的歌谣:“……信字号,不怕官司打;烂茶行,早晚要塌方!” 每一幕,都像一根无形的针,刺在他的心上。 这里没有商业的冰冷算计,只有一种他许久未见的、热腾腾的人情味。 离去前,冯师爷犹豫再三,将一张自己的名片悄悄压在茶碗下。 名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瘦金体小字:“若欲正名,三日后可来商会谈判——但须弃‘祁门红’三字。” 谢云亭拿到名片,看着那行字,只是淡淡一笑。 他对阿篾说:“他以为我要的是一个名字我要的,是这名字背后,谁说了算。” 三日之期已到,谢云亭并未前往茶业公会。 他反而在清心茶舍的整面外墙上,挂出了一幅亲手绘制的巨幅地图。 地图之上,从皖南的茶园,到长江中的江心栈,再到汉口、重庆的代兑点,最后汇聚于上海这间小小的茶舍,一条条红色的丝线纵横交错,如人体的血脉般清晰有力。 地图下方,是一行苍劲的大字:“云记之路,不在纸上,在人心里。” 紧接着,他又公布了一份更为震撼的东西——由鉴定系统辅助绘制的《祁门红茶风味谱系图》。 图中详细标注了不同山场、不同季节、不同工艺所产生的风味差异,其精细程度远超任何一本茶经。 他将图公开发布,并附言:“真正的地理标识,不该被锁在谁家的抽屉里,而应该被写在每一位饮者的口舌与心头。” 此举无异于向整个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当晚,夜幕降临。 闸北区毫无征兆地陷入一片黑暗,电灯公司的线路据说是“意外故障”。 人群在突如其来的黑暗中陷入慌乱与骚动。 就在这时,清心茶舍的屋顶上,一盏奇异的巨灯被缓缓升起。 那灯,竟是由数百只云记特有的火漆封罐串联而成,罐内点燃了浸透松脂的棉芯,散发出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宛如一轮悬于闹市的满月。 人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只见柔和的灯光下,一条巨大的横幅迎风飘展。 横幅上没有字,没有号,只用烙铁在厚实的木板中心,烙印出一个巨大、古朴的“信”字。 小阿宝站在屋顶的高处,用尽全身力气,向着整条黑暗的街道呐喊:“你们说它没招牌可全上海的人都知道这是哪儿!” 喊声穿透夜空,久久回荡。 远处,外滩一栋高楼的落地窗前,冯师爷伫立良久。 他手中那份早已拟好的、措辞更为严厉的取缔令,在窗外那轮“信”字明灯的映照下,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他缓缓将那份文件撕得粉碎。 谢云亭的脑海中,系统的蓝色光幕微闪,“心绪图谱”上,代表程鹤年与茶业公会势力的那片庞大而凝固的赤色光团,首次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纹。 冰层之下,暗流已在奔涌。 然而,这场由民心点燃的光明,却也照出了阴影里伺机而动的毒蛇。 就在全城都在谈论“无招牌的招牌”时,几家小报的角落里,开始悄然流传起一些关于“茶枭背后的女人”的香艳照片和捕风捉影的文字。 起初无人留意,但仅仅三日之后,这场照片风波便如燎原之火,被各大报章争相转载,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侯门小妾太能作

侯门小妾太能作

一粒花椒
初见南淮候,立夏就激动的滚了下来,想在这美男面前混个脸熟,不想美男竟然把她当刺客,一脸冷漠的叫她滚!爷,一个人滚多没意思,奴家想和您一起滚床单行吗?..
军史 连载 44万字
火影,从签到开始的最强宇智波

火影,从签到开始的最强宇智波

没钱的我只想赚钱
谢邀,人在忍界,毕业三战。席卷整座忍界的战火,木叶F4明里暗里的针对,孝子鼬即将开启的孝子人生,手办般的标本墙,团藏对写轮眼的‘爱不释手’......得到限定月读忍界签到系统的宇智波花月挺身而出,对继承邪恶千手老白毛的火之意志继承者说不。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火光会照亮村子,让新芽长成参天大树。不愧是三代火影,我宇智波花月何时才能有如此觉悟。Hetui......不好意思,是故意的!
军史 连载 126万字
PMC日记

PMC日记

滑稽菌zjc
天灾过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pmc这一职业如雨后春笋般苏生。他们是拿着枪上班的“临时工”,也可以是只计利益的刽子手。而这个刚入行的新人,会和老兵一样随波逐流?还是在这个乱世搅风搅雨?面对道德和利益的抉择,他心中的天平究竟会如何摇摆?书友群:934308908
军史 连载 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