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容词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日的七玥随便刷了刷小视频,就刷到了一个很冷门的人。 起码,在七玥看来是如此的… 系统检测到也就开启了万界直播: “他是史上人品最差,最无耻,最没有底线的诗人~” 七玥:“啧啧啧,到底是谁呀博主评价如此犀利……” “论人品,他是诗人中的倒数第一~ 论诗歌,贡献却能排进前三~” 七玥:“到底是谁我不信,大多数名诗她都学过,毕竟能放在课本上上的就是经典,所以,是谁呀哪个诗人” 七玥被勾起了好奇心ノ)`- ) “他是19岁进士及第的少年天才~ 入世后却写下数不胜数的谄媚诗,疯狂地巴结武则天~ 他是见风使舵的真小人,也是确立“唐诗格律”的真才子~” 七玥:“什么确认唐诗格律,到底是谁呀这么牛” “他就是学问“一骑绝尘”,人品“千夫所指”的宋之问~ 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让无数人觉得宋之问是一个极为恋家的诗意游子~ 但了解后,你就会发现,宋之问不仅在政坛上搅乱风雨,奴颜婢膝,媚上欺下,反复无常,甚至还出卖朋友,甚至还因为一句诗残忍的杀掉了自己的亲人…” 七玥:“啊…这,难不成“是有才无德””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听到这,也是一个个蹙眉沉思,甚至觉得如此小人怎么能被天幕单独拿出来讲~ 有理智的人甚至在想,会不会后面有什么反转 更多的人则是内心多少有点不服气,甚至有人内心破口大骂,暗自指责起“宋之问”来~ 还有人觉得天幕说这么一个人还不如说说自己呢? ? 毕竟,在他们看来,天幕说的就是准确的。 天幕继续播放着: “宋之问:诗坛巨擘与政坛“奇葩”的矛盾一生~ 一、将门才子初长成,十九登科露锋芒~ 公元656年,汾州西城(今山西汾阳)的宋家迎来了一个男婴,父亲宋令文为他取名“之问”。 这宋令文可不是寻常人——— 论武艺,他能徒手制服疯牛~ 史载“禅定寺疯牛闯祸,令文徒手执其角,喝令而仆,牛腿尽折”; 论才艺,书法、绘画皆称一绝,堪称“武将里的艺术家,艺术家里的大力士”。” 七玥:“这么看来岂不是他爹更牛逼博主怎么不讲讲” “更难得的是,他的三个儿子各承一绝: 老三宋智器继承武艺,老二宋智训习得书画,而长子宋之问,则完美接过了父亲的“文曲星”基因。” 七玥:“666…”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这宋家,家世不错,育儿有方啊~” )oo “二、媚上求荣无底线,龙门夺袍显“神通”~ 宋之问入仕时,唐高宗李治虽名义上在位,实权却握在皇后武则天手中。 这位女强人为巩固权力,破格提拔寒门才俊,宋之问敏锐地嗅到了机会。 他知道,自己的笔杆子,或许能成为敲开权力大门的钥匙。” 七玥:“这里顶多算是投机取巧,算不得小人吧所以,他后面到底做了什么”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此时的宋之问已在官场摸爬滚打15年,从崇文馆校书郎升至从六品下的左奉宸内供奉,算是中层官员,但真正的“飞升”,还得靠武则天的青睐。 机会很快来了。 公元691年,武则天为印度高僧帝婆诃罗扩建的香山寺落成,她携百官前往视察。 春日宴饮,女皇诗兴大发: “众卿皆赋诗,佳者赏锦袍!” 官员东方虬才思敏捷,率先成诗,武则天颇为满意,当场将锦袍赐给他。 东方虬正得意洋洋,宋之问却捧着自己的《龙门应制》上前。 诗中写道: “天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舟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短短几句,把武则天夸得天花乱坠: 先赞唐高宗定鼎江山,再颂武则天“应天承运”开创大周,最后拔高一层——— 说女皇来香山寺不是寻欢作乐,而是借春雨体察农事。 这马屁拍得既有高度,又有“格局”,把武则天的“刚愎”与“虚荣”摸得透透的。 武则天一看,当即拍板: “宋之问的诗更好!” 于是,刚穿在东方虬身上的锦袍被硬生生扒下,转赐给宋之问。 “龙门夺袍”的故事,让宋之问一战成名,也让他摸清了“生存法则”: 只要把女皇哄开心,权力与荣耀唾手可得。 从此,宋之问成了武则天的“御用诗人”。 女皇到上阳宫设宴,他写“广乐张前殿,长筵感圣心”; 去少林寺拜佛,他写“梵音迎晓彻,空乐倚云悬”。 每一首都极尽谄媚,却又写得文采斐然,连后世评论家都不得不承认: “之问应制诗,辞藻富丽,对仗工整,虽意在于媚,然笔力确有过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