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贾母高乐
网网有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卯时三刻,荣国府还浸在薄雾里,二门上的铜环突然被拍得震天响。 当值的小厮哆哆嗦嗦打开门,就见几个面色苍白的仆妇跌跌撞撞冲进来: “快!快去禀报老太太,老爷昨夜在工部跟王子腾大人......” 消息像热油泼进滚水,瞬间在府中炸开。 荣庆堂的雕花槅扇还未完全推开,邢夫人、尤氏已领着一众媳妇挤了进来, 裙裾扫过门槛的声响里,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惊呼。 “母亲!外头都传疯了!” 邢夫人抓着贾母的手,指尖冰凉, “说是老二在工部跟王子腾动了刀子!” “胡扯!” 贾母猛地拍开她的手,翡翠护甲在红木扶手上撞出脆响,浑浊的老眼泛起血丝, “快把知情人叫来!” 赵姨娘从屏风后转出来,鬓边的绢花随着步伐轻颤。 自从王夫人倒台,她每日变着法子讨好贾母,此刻扭着腰肢递上茶盏: “老太太消消气,依我看啊,二老爷最是稳重......” “住嘴!” 贾母瞪她一眼, “去把跟着老爷的小厮叫来,我要听个明白!” 两刻钟后,浑身沾满露水的小厮跪在青砖上,声音抖得像筛糠: “昨夜...... 昨夜工部府库,王子腾大人带了兵丁搬砖充兵器,被老爷撞个正着。“ “那百夫长都招了,说是甄家和王子腾大人合谋,想害老爷交不出兵器......” “反了天了!” 尤氏气得浑身发抖, “王家吃着贾家的饭,还要砸贾家的锅!” 邢夫人咬着帕子,眼神闪烁: “可那王子腾是三品大员,咱们贾家......”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屋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自鸣钟的滴答声敲得人心慌。 王熙凤坐在角落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想起以前叔父来府时,说过 “贾政不足为惧” 的话,此刻只觉后颈发凉。 余光瞥见贾母攥着佛珠的手青筋暴起,她强作镇定地笑道: “老祖宗别忧心,老爷一向得陛下看重,这次又是为了军资大事......” “看重” 贾母突然冷笑,佛珠 “哗啦” 散了一地, “王子腾背后站着太上皇,皇帝如今对贾家本就不满......”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屋内众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三春姐妹挤在门边,迎春攥着绣帕的手微微发抖: “父亲会不会......” 探春咬着嘴唇,目光坚定: “父亲行事光明磊落,定能逢凶化吉!” 惜春却躲在两个姐姐身后,低头拨弄着佛珠不说话。 唯有宝玉晃着脑袋,把新得的雀金裘披在贾母肩上: “老祖宗别愁啦,父亲文能提笔安天下,武......” 他挠挠头, “反正肯定没事!” 说着从袖中掏出个糖人, “您瞧,这孙悟空还会翻跟头呢!” 贾母摸着他的头,勉强露出个笑,眼底却满是忧色。 荣庆堂的日影一寸寸挪过青砖,众人从卯时等到巳时,茶凉了又换,谁也不敢离开。 突然,廊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厮举着汗巾子,跑得面红耳赤: “老太太!天大的喜讯!二老爷被陛下当场拔擢为工部右侍郎!” 死寂的堂内,先是一片抽气声,紧接着炸开锅般沸腾起来。 邢夫人猛地站起,撞倒了身后的绣墩; 尤氏双手合十,连连念着 “菩萨保佑”; 王熙凤的丹凤眼亮得惊人,踩着花盆底鞋冲上前: “我就说吧!老爷这是因祸得福!咱们贾家要兴旺了!” 贾母颤抖着抓住鸳鸯的手,浑浊的老泪夺眶而出: “好...... 好啊!老二这孩子,总算是给祖宗争了口气!” 她转头吩咐:“快去准备香烛,我要去祠堂告慰列祖列宗!” 宝玉欢呼着跳起来,把糖人往天上一抛。 三春姐妹相视而笑,探春眼中更是闪着自豪的光。 赵姨娘躲在人群里,咬着嘴唇喜上眉梢 ——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场风波竟让贾政平步青云。 荣庆堂的笑声冲天而起,惊飞了檐下的白鸽。 近来帮着贾母管理荣国府的李纨指挥仆妇: “快把中厅收拾出来!今晚要摆宴庆贺!把老爷最喜欢的醉仙鸭做十只!” 她扭头看见发呆的邢夫人,一把扶住: “大太太还愣着作甚这可是咱们贾家的大喜事!” 邢夫人这才回过神,脸上堆起笑: “是是是!高兴高兴!” 转身时,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 她既为贾家高兴,又暗暗忧心,大老爷不知道心情如何,日后府里的局势怕是要变天了。 贾母抹了把激动的泪水,忽然想起什么,苍老的手重重一拍扶手,眼中迸发出久违的神采: “快!把那本黄历取来!” 鸳鸯手脚麻利地从红木柜中捧出厚厚的历书,铺展在八仙桌上。 “秦家那丫头......” 贾母颤巍巍地指着历书,声音里满是喜悦, “自打陛下赐婚,老二就步步高升。先是讨回银子,如今又得这泼天的恩典,可不是她带来的福气” 她浑浊的眼珠扫过满堂媳妇, “听说她生得端庄,就知是个有造化的。” 邢夫人忙赔笑附和: “老太太说得是!这秦姑娘还未进门,就给贾家添了这等喜气,往后必定更旺咱们府!”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立刻接话: “可不是嘛!依我看,这婚期得赶紧定下,趁着老爷新官上任的喜气,来个双喜临门!” “正是这话!”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皱纹里都溢着欢喜, “去,派人给秦府送个信,就说咱们贾府要大办喜事!请他们过府一趟!” 她转头吩咐赖大: “把府里的戏班子都叫上,再去外头请最有名的厨子,摆它个三天三夜流水席!” 荣庆堂里顿时热闹起来,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议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宝玉蹦蹦跳跳地凑过来: “老祖宗,我要吃豆腐皮包子!” 贾母慈爱地捏了捏他的脸: “你呀,就会嘴馋!” 随着贾母一声令下,荣国府上下即刻忙碌开来。 管事们拿着账簿核算开支,婆子们翻箱倒柜整理绸缎,小厮们骑着快马往秦府报信。 喜庆的气氛如同春日的柳絮,迅速飘满了整个贾府,仿佛要把往日的阴霾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