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饼田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宴毕,荀爽单独邀苏烨入内室,开门见山道:"日间所见正是小女荀采。不知伯渊可愿放手一搏" 目光如炬地望向对方。 "这..."苏烨略显诧异。 苏烨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慈明公此话可当真” 若能与荀氏结亲,实在是再好不过。 届时朝中便有了强力靠山。 仕途晋升将畅通无阻。 即便是袁氏也要收敛几分。 那些世家子弟更不能再以出身轻视于他。 更重要的是,荀氏将成为他的姻亲,招揽荀氏人才就容易多了——无论是荀攸、荀彧还是荀谌,皆当世大才。 当然,他也注意到荀采容姿出众。 至于品性 方才虽未言语,却能 聆听数个时辰,还时常羞怯地偷瞄他,想来性情温婉。 前世史书确有记载,荀采乃是贞烈女子——在其先夫亡故后,因抗拒父亲安排的改嫁而。 "这桩婚事倒是极好。" 苏烨暗忖道。 "自然!" 荀爽将苏烨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笃定道:"老夫从不妄言,就看你能否再建奇功!若能做到,不仅将小女许配于你,更备厚妆相助,还会动用朝中人脉助你高升。如何" "有何不敢!" 苏烨斩钉截铁道:"不瞒您说,荀采我娶定了!慈明公且静候佳音!" 再立新功算什么 他早已盯上近在咫尺的不世之功。 "好!" 荀爽被这番豪言激得击掌定音:"那便就此说定!" 又叙谈片刻,苏烨方才告辞离去。 归途中,典韦忍不住问道:"主公,荀大人单独留您所为何事" "喜事。" 苏烨郑重地点头道:“慈明公已与我定下诺言,只要我再建功勋,便将爱女许配于我。” “正是晌午随行的那位姑娘;” “此事尚未尘埃落定,莫要声张,记住了” “喏!恭喜主公。” 典韦闻言先是一阵欣喜,抱拳贺喜后,又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主公尽管放心!俺这张嘴向来严实,您不开口,我半个字都不会泄露。” 对此,苏烨深信不疑。 “主公!按您吩咐,暗卫已从韩忠处带回两名黄巾力士,现安置在军营中。” 甲三匆匆赶来禀报。 “哦” 苏烨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终于到了走!去军营!” 他当即策马赶往军营,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黄巾力士,立刻展开研究。 他以暗劲细细探查力士体内经络,时而令其催动秘法,观察气血变化。无数灵光在脑海中闪现,推演思绪如潮翻涌。 半日后—— 【你参透黄巾力士玄机,悟出培育秘法及药方。】 【以黄巾秘术为基,融合前世智慧,创出全新道兵秘术。】 【将道兵秘术融入兵阵锻体诀,推演升级为兵阵锻体诀2.0。】 【兵阵锻体诀2.0】:修炼效率提升五成,体魄淬炼效果增强五成。若配合秘药,修炼速度可再翻一倍。 “大功告成!” 苏烨合上推演笔记,对甲三令道:“这两名力士已立精神契约,可放心调遣。” ( 两百一十八 “暂且将他们编入暗卫的外围。” “后续战事中,我们必然会遭遇大量黄巾力士,届时可让他们协助收服部分。” 不过,这仅是初步尝试。 成效如何,尚待验证。 “此外,我已传授他们改良版的道兵秘术,脱胎于黄巾力士秘法,能提升极限,削弱反噬,只是耗费药材颇多。” “这是配套的秘药配方,你安排苏氏商会就近采购药材,供他们修炼。” “实力越强,收服其余黄巾力士才越有把握。” 苏烨将配方递给甲三,郑重叮嘱。 “诺!” 甲三肃然接过配方,带走两名黄巾力士,同时遣人筹措药材。 次日, 苏烨辞别前来相送的王怀、荀攸、郭嘉等人, 率戏志才及大军向北进发。 临行时,他若有所感,回首城头, 望见悄然伫立的荀采。 苏烨隔空含笑颔首。 “愿君珍重。” 荀采轻语。 长社城上, “杀——!” “顶住!” “这帮反贼疯了吗围攻月余,折损无数,竟还不退” “非是不惧死,而是被恶徒胁迫!攻城者多是持农具的百姓。” “这世道……真是造孽!” 鏖战至黄昏,黄巾军终于暂退。 守卒精疲力竭,瘫坐城垣,再无半分气力。 "义真,必须改变现状了!"朱儁站在南城楼上对皇甫嵩说道:"士兵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再这样下去长社城迟早失守。" 皇甫嵩叹息:"我岂会不知但波才四十万大军围城,我方仅剩四万,如何破局" 曹操懊悔道:"早知如此,我不该率军入城。若留在城外,还能作为奇兵策应。" 皇甫嵩安慰:"孟德不必自责。当时情势危急,你增援的部队确实缓解了压力,提升了士气。" 朱儁突然指向东南黄巾营地:"其实还有转机。熟悉地形可知,盛夏酷热,贼军扎营于草木丰茂处..." ( 当下,黄巾众尽数聚集于野地,恰逢东南风起; "既有城外游骑策应,机动力极强;" 不妨遣此奇兵夤夜携火油等物,遍洒草场,乘风 ; 届时黄巾必陷下风,尽数葬身火海; 烈火焚天,贼众必遭重创,四散溃逃; 此时内外夹击,自城中挥师截杀溃军,定可大捷。" "南门数里草木早已被大军踏平,更不必担忧火势反噬,诸位以为如何" 皇甫嵩与曹操闻言,目中精光乍现:"妙计!我等竟未察觉!" 曹操当即 :"二位将军,不若趁黄巾退兵围困稍懈之际,由我率射声营自西侧突围,充作奇兵;" "而后依公伟将军之计行事"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曹操岂会错失良机。 虽说突围折损难免,但射声营终归朝廷兵马,战后即需归还。以朝廷之兵立己之功,何乐不为 "孟德既有此心....." 皇甫嵩与朱儁对视一眼,正要应允。 "报!" 忽有士卒疾步来报:"启禀将军!西门外有信使自称骑都尉苏烨麾下,特来增援并献破敌之策;" "此乃其呈递密信。" 兵卒奉上书信。 曹操闻言心头一沉,暗觉不妙。 "哦" 皇甫嵩与朱儁惊讶接过密信。 "这骑都尉苏烨何人只闻南阳有位骑郎将苏烨,莫非是他" "然此人原为骑郎将,何时擢升骑都尉了" 朱儁低声自语,满是不解。 皇甫嵩同样眉头紧锁。 被困多日,他们已然错过了许多消息。 此时,曹操出声解释道:“此事我知晓!这位骑都尉苏烨,便是当初南阳的骑郎将苏烨。数日前,我尚未 赴兖州时,他便与新任南阳太守秦颉设计攻破宛城,斩杀黄巾首领张曼成,剿灭南阳黄巾主力,夺回南阳郡。陛下因此擢升他为骑都尉,准其统领一万兵马。” “传闻他麾下有一支三千铁骑,甚至能凝聚气血军阵,只是真假难辨。” 提起苏烨,曹操心中难掩艳羡。 二人同为骑都尉,但他年已二十九,而苏烨不过十七,比他的长子曹昂仅年长七岁。 他苦心经营多年,方有今日地位,还多亏显赫家世——干祖父是大宦官曹节,父亲官至大司农。 反观苏烨,其父苏烈仅是邓县县令,再无其他助力,却在短短两月内与他平起平坐,甚至统兵之权更胜一筹。 这般际遇,叫人如何不叹 “三千铁骑气血军阵绝无可能!” 皇甫嵩与朱儁闻言,顿时难以置信:“即便有军阵传承,也需数年苦训或血战磨砺方能成型。并州吕布的狼骑兵便无传承,全凭厮杀历练而成。苏烨此前籍籍无名,又无掌兵之机,怎会如此” 实乃匪夷所思。 “这我也不清楚!” 曹操摊了摊手。 这同样是他和其他朝臣都想知道的答案! 不过,众人心里多少有些猜测。 想必是苏烨偶然获得了军阵传承,借商队护卫之名暗中操练私兵多年所致。 这种事本就隐秘,况且大家都在暗中进行类似勾当,倒也无人追究。 加之如今黄巾作乱,天子已下诏准许民间义士招募乡勇平叛。 苏烨身为武将,自然更为名正言顺。 “快看看信上写了什么!” 朱儁催促道。 “好!一起过目!” 皇甫嵩当即拆开信笺,与朱儁、曹操等人一同阅览。 “嘶——” 看完信后,众人不约而同地倒抽凉气,齐刷刷望向朱儁。 朱儁无奈道:“你们该不会以为我与他暗中勾结吧” “这纯粹是巧合!”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我二人想到一处去了!” 原来信中苏烨的计策,竟与朱儁方才所言分毫不差。 “咳!言之有理!” 皇甫嵩清了清嗓子,赞叹道:“这苏烨确有真才实学,难怪能有今日成就。” “既如此,原计划需作调整。” 他转向曹操道:“孟德,既有苏烨自请为城外奇兵,你就不必冒险突围了。” “留在城中协同我等策应苏烨,共剿黄巾主力便是。” 既然苏烨能想出相同策略,再观其过往战绩,此人足可信赖。 “这……遵命。” 曹操只得拱手应诺。 自己的差事被人横插一杠,又能如何 唯有退居次席了。 已按要求 —— 功勋虽未能全取,但击溃黄巾主力、斩杀贼首波才的战功仍可图谋。得失之间,倒也难下定论。 约莫一个时辰后,苏烨收到皇甫嵩回信。 「甚好!」他展开信笺,朗笑一声,递给戏志才与黄忠:「皇甫嵩、朱儁二位将军已认可此计,即刻依策行事!」 「妙极!」众人面露喜色。 「汉升、志才!」 「在!」 「命你二人率千骑绕至长社东南,依暗卫所探黄巾营寨布局,备足火油,明日三更自东南角 ,逼其向西北长社城溃逃。」 「领命!」二人拱手应下。 苏烨又转向典韦:「恶来随我率余下两千铁骑伏于城西南,待黄巾主力逃至,直取波才帅旗,务必斩其首级。」 此战若成,辅以荀氏与张让运作,升迁之机近在眼前。 「遵命!」典韦亢然抱拳。 戏志才忽道:「主公,千骑足矣,不若留汉升护卫左右」 他终是忧心苏烨安危。 —— ```text 若非当下形势所限,加之苏烨武艺卓绝,他本不愿让苏烨亲赴沙场。 这般凶险。 "正是!" 黄忠立即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