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仪器能否捕捉“气”
清风浅色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研究中心步入正轨后,秦牧给了四位亲传弟子极大的自主研究空间。 他只把握大方向,具体探索由他们自己进行。 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二师兄陈久仁。 这位哈佛毕业的神经内科专家,骨子里还是信奉数据和仪器。 让他完全接受“手指感知气流”这种玄乎的概念,实在太难了。 他总想用现代科学设备,给“气”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于是,他悄悄动用自己的人脉和经费,搞来了一堆顶尖设备。 高精度肌电图仪,脑电地形图仪,红外热成像仪……甚至还有一台用来检测细胞能量代谢的微型传感器。 他的研究室,看起来更像一个科幻实验室。 “大师兄,帮个忙。” 陈久仁找到郭若毅,脸上堆着笑。 “老师搭脉时那种‘气感’,你肯定也有体会。” “能不能请你当志愿者,我用这些设备同步监测,看看当你感知到‘气’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特异性的生理信号变化” 郭若毅看着那一堆嗡嗡作响的机器,有点发怵,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他觉得二师兄这路子有点偏,但尝试一下也无妨。 第一次实验,陈久仁让郭若毅给一位肝火旺盛的病人搭脉。 病人手腕上贴着电极片,脑袋上戴着脑电帽,旁边还有红外摄像头对着。 郭若毅凝神静气,手指搭上病人手腕。 很快,他进入状态,清晰感知到病人肝经部位一股灼热的、上冲的“气流”。 “感觉到了,肝火很旺,气机亢逆上行。”他低声说。 陈久仁立刻扑到电脑前,紧张地盯着各项数据。 肌电图……没明显变化。 脑电图……有点杂乱,但无法区分是注意力集中还是所谓的“气感”。 红外热成像……病人肝区体表温度确实略微升高,但这能说明什么 “不对啊……”陈久仁挠着头,“理论上,‘气’作为一种能量流动,应该会引起生物电或者代谢变化的啊!” 他不死心。 调整设备参数,更换探测位置,甚至尝试在郭若毅手指上贴更敏感的微电流传感器。 几天下来,实验做了几十次。 数据记录了一大堆,图表画了满墙。 结果却是一片混乱。 有时候郭若毅明确感知到强烈的“气”,仪器却毫无反应。 有时候仪器捕捉到一点异常信号,郭若毅却表示没什么特殊感觉。 陈久仁顶着两个黑眼圈,看着电脑屏幕上乱七八糟的曲线,几乎要崩溃。 “这‘气’到底是什么鬼东西!为什么就是抓不住!” 他感觉自己像个拿着渔网想捕捉空气的傻子。 这天,秦牧难得来研究中心转转。 就看到陈久仁实验室里,郭若毅浑身贴满电极,正对着一排仪器屏幕愁眉苦脸。 而陈久仁本人,头发乱得像鸡窝,正对着一堆打印出来的数据纸发脾气。 “胡闹。” 秦牧只看了一眼,就淡淡吐出两个字。 陈久仁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老师,我……我只是想找到‘气’的客观证据……” “证据”秦牧走到那堆仪器前,随手拿起一张脑电波形图,“你想用尺子去量温度,用秤去称颜色” 陈久仁愣住了。 “不同的维度,要用不同的工具去感知。” 秦牧指了指郭若毅搭在病人手腕上的手指。 “手指,就是我们感知‘气’最精密的‘仪器’。” “它经过千百年传承和特殊训练,能捕捉到的是生命能量场的整体流动和平衡状态。” “你这些机器,”他又指了指那些闪烁的设备,“它们很精密,但设计出来是为了捕捉分子、电信号这种‘有形’的东西。” “你想用它们去捕捉一个更高维度的、整体性的‘能量信息’,就像想让收音机接收电视信号,方向就错了。” 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 陈久仁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思维定式,总想用旧的框架去理解全新的东西。 秦牧没再多说,留下一句:“换个思路。也许不是直接捕捉‘气’,而是观察‘气’所带来的‘结果’。” 便转身离开了。 陈久仁看着老师的背影,又看了看那堆让他头疼的仪器,陷入了沉思。 “气”带来的“结果”